您好,欢迎来到诺达名师!
客服热线:18898361497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智慧 > 传统文化 > 中庸

张诚笃

中庸

张诚笃 / 国学布道专家

课程价格: 具体课酬和讲师商量确定

常驻地: 西安

预定该课 下载课纲

咨 / 询 / 热 / 线 18898361497

在线咨询

课程大纲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注释 《中庸》作者孔伋,字子思,孔鲤之子,孔丘之孙,先秦儒学哲学家。

天命之谓性——天赋的东西叫人性。 人格化的天赋予人天然的心性或秉性。 天,非“苍苍者天”自然之天,是有绝对意志权威的天,才可以“命令”“赋予”,是《中庸》作者子思哲学创作人格化的天。

性,人性、心性、天性。 谓,叫做、称作。

率性之谓道——顺着天赋人性而来的做人准则是道。此句与二十一章“自诚明,谓之性”可互证。

率,顺着、循。 道,准则、标准,做人规则就是人道。

修道之谓教——研修并践行做人准则,就叫做教化。修,研修学习并努力践行。此句与二十一章“自明诚,谓之教”可互证。

不可须臾离也——做人准则是不可片刻偏离的。

臾离,片刻。 离,背离、偏离。也,表示判断的“是”。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所以,君子即使在他人看不见的地方,听不到的时候,也对做人准则戒惧、谨慎而遵守。

是故,所以,表示紧接上文的总结或提示。

君子,有时指有德有高位的统治者,有时指有德者。

所不睹,他人看不见的地方。所不闻,他人听不到的时候。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没有隐秘不被显现,没有细微不被彰显。 莫,没有谁、没有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见,同现。 隐,隐秘幽暗之时、之地。 微,细微之事。

故君子慎其独也——所以,君子即使一人独处也要谨慎自律。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就像喜怒哀不曾发生,就是“中”;发生得恰到好处,就是“和”。

不是直接给“中”“和”下定义,而是举例说明什么样的情形是“中”是“和”。

天下之大本也——是天下**大的根本。

天下之达道也——是天下的通则。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间万物因为“中”与“和”,所以才有了各自定位,得以化育成长。

今译 天赋予人的叫人性,顺着人性而来的规则是人道,研修并诚实地恪守人道是教。

人道是时刻不可背离的,可离就不是人道。所以,君子即使在他人看不见的地方,听不到的时候,也对做人准则戒惧、谨慎而遵守。没有隐秘不被显现,没有细微不被彰显;所以,君子一人独处必须谨慎自律。

就像喜怒哀乐不曾发生,就是“中”的表现;发生得恰到好处,就是“和”的表现。“中”这东西呀是天下事物的大根本,“和”这东西呀是天下事物的通则。若能达到“中”“和”境界,那么,天地及天地间万物就各自有了**合适定位,万物就得以化育成长。

浅析 此《中庸》首章至少三层意思:一是,以三问、三答揭示什么是性、什么是道,什么是教三个范畴。二是,君子为何以慎独自省自律?三是,中庸之道像什么及中庸之道的作用。

**,以三问、三答揭示什么是性、什么是道、什么是教三个范畴。

“天命之谓性”是首问,什么是人的天性?答:人格化的老天爷赋予人的本真的个性、心性、性格,即人性。天赋予人以外的万物的本性叫物性。人性或物性皆本然天性,是天然或先天的。回答“性”的范畴是什么。

“率性之谓道”是再问,什么是做人的准则?答:依照人的本性而来的做人规则就是人道。回答“道”的范畴是什么。

“修道之谓教”是三问,如何做人?答:研修学习并实实在在践行做人准则就是教,或曰教化。回答“教”的范畴是什么。

“将合适人放在合适岗位”,亦即什么秉性人放到什么岗位,哲理是“天命之谓性”。诸葛亮错用马谡做守街亭主将,不知马谡天性非独当一面之将才,把非将才者当将用,有悖“天命之谓性”。

第二,君子“慎独”之自省自律。

君子为何“慎独”?因为“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所以,君子要自省自律,无论何时何地有无监督;都要坚守人道亦即坚守儒学做人的道德准则,真心实意道德自律。

东汉“四知杨”君子杨震“慎独”之美谈,就是“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严以自律好榜样。对今日管理者或手握公权者尚有道德自律示范作用。

个人私德绝对自省、自觉、自律的慎独,是君子自处的**大准则**高境界。

第三,什么是中庸之道及其无量功德。

人尚未有喜、怒、哀、乐情感,即“中”也;喜、怒、哀、乐恰到好处,即“和”也。不是定义“中”“和”是什么,而是举例说明什么样的情形是“中”、“和”。实乃“中、和”像什么,而非是什么。

举例论证“中”与“和”即“中庸”像什么,长处是易于理解,短处是挂一漏万,以偏概全,是《庄子》所谓的“一察”之见。这比起给概念下定义,明确指出概念的内涵外延;往往歧见多多,聚讼纷纭:怎么解释似乎都有道理。这就给后来道学或曰理学埋下了争执的伏笔。

“中”“和”是事物的根本与通则;若能达到“中”与“和”的境界,万事万物就各得其所,也就是各有其根本、各守其通则,那就“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是“中庸”不可估量的价值、作用、功效。也是《中庸》的“创世”说。

此处“中和”即“中庸”,为何既言“中和”又言“中庸”?据朱熹《四书章句》(以下皆简为《朱注》)“以性情言之,则曰中和;以德行言之,则曰中庸。”从喜怒哀乐的感情立论是“中和”,从人品立言是“中庸”。


第二章

原典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注释 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到公元前479年,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春秋中后期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文化以至中华文化的圣人。

中庸——什么是“中庸”的内涵及外延?《中庸》未下定义;照朱熹的意思,中是不偏不倚,没有过分或达不到;庸是恒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中道是永恒之道,是恒久真理。

君子而时中——君子则时时恪守践行中庸之道。 而,则、就。时,随时。

小人之中庸也——之,当为“反”字。小人是“君子”的反义词,有时指被“君子”统治的小民,《孟子》“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的“野人”就是此意;有时指没有道德操守的人,无分君子与野人,凡无德或缺德者皆为小人。

小人而无忌惮也——小人因私欲膨胀就为非作歹毫无顾忌

今译 仲尼说:“君子遵守中庸,小人违反中庸。君子随时恪守并践行中庸,小人则肆无忌惮践踏中庸。”

浅析 君子与小人对“中庸”有截然相反的态度,是否践行中庸,是区分君子或小人的标准。

“中庸”在《论语先进》自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只是孔子评价两个学生子张与子夏,一个做事过头,一个达不到,都有欠缺过失;在《中庸》则是哲学体系思想方法的枢纽关键。

今日社会各个阶层利益有冲突矛盾;要构建和谐社会,思想方法还是“中庸”。 法官断案当不偏不倚谨守“中”道,否则,便是徇私枉法。无德或缺德商家如地沟油、毒大米、假药、电信诈骗,皆“小人而无忌惮也”。

第三章

原典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注释 子曰——《中庸》作者孔伋,字子思 ,孔子孙子;《中庸》凡“子曰”的特殊含义是:我爷爷孔老师说过......;一者表示本书作者是道统的血脉正宗嫡传,二者表示道统至高无上的权威。

鲜——很少,稀罕。

今译 孔子说:“中庸大概是**高道德了吧,很少有人能做到,已好久了呀!”

浅析 此**高道德,在《论语·雍也》是:“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也。”

孔子所处的春秋、子思所处的战国皆“礼崩乐坏”,旧意识形态瓦解,新意识形态在构建,社会剧烈震荡转型期或矫枉过正,或抱残守缺;不偏不倚守中庸者寥寥无几;孔子或子思以“周礼”观之,当然有此喟叹。

第四章

原典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智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注释 道之不行也——中庸之道行不通了。矣,了。

智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聪明人过了头,笨人达不到。

道之不明也——中庸之道不昌明不彰显或不明了。明,昌明彰显或明白。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君子过头,小人不够格。贤,君子。不肖,小人。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人没有不吃饭喝水的,但很少是能知味的美食家。

今译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践行,我知道原因了:智者过头,愚者赶不上;中庸之道不昌明,我知道原因了:君子过头,小人赶不上。好像人皆吃喝,并非人皆知味。”

浅析 践行中庸之道,智者、贤者过了头,愚者、小人达不到,都不符合中庸之道。此理,似乎都明白,其实不明白,犹如人皆吃饭,但并非都是知味美食家。践行中庸之道难在把握分寸,克服了过头或达不到的毛病,方有望达致中庸。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人都在生活,并非都真正知道生活的滋味,是“习而不察”不自觉的。

愚者、小人不合中庸好理解,但智者、贤者为何也不合中庸呢?如贤相周恩来,外交活动就有“贤者过之”缺憾。据《尼克松回忆录》载,尼克松一行由国宾馆去长城前夜,周恩来下令北京数万民众连夜扫雪清道,翌日,尼克松一行车过除雪后的大道上颇受感动。中美外交僵局打开,贤相周恩来“居功厥伟”;但为了外宾出行方便,不恤民力寒夜扫雪,无可讳言是“贤者过之”的缺憾;乃不讲人的权之恶例。

当下,这种“贤者过之”毛病在引进外资时,对跨国公司谄媚逢迎低三下四,几近卖国勾当,是思想汉奸。

第五章

原典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今译 孔子说:“中庸之道恐怕行不通哇!”

浅析 礼崩乐坏的转型社会,主流思潮及大趋势是矫枉过正,过头或不及是常态;故而有此无可奈何之悲鸣。

第六章

原典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注释 舜其大知也与——舜应该是大智慧的天子吧?

舜,古帝王,名重华,也叫虞舜。 其,表示推测的语气词。 也与,句子末尾语气词。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舜喜好不耻下问又善于从浅近话语中悟出治国理民之道。 问,舜是至高无上的帝王,此“问”与《论语》“不耻下问”意思相同。 迩言,浅近、浅显的话语。

隐恶而扬善——包容他人的缺点,张扬宣扬优点;如舜的弟弟数次蓄意谋杀舜,舜机警逃过;舜的父亲溺爱弟弟,对舜凶暴;但舜对父亲尽孝,对弟弟爱护,是孝、悌的好榜样。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看问题没有过火及不到位两方面的欠缺,把握了中庸之道并应用于治民。

其斯以为舜乎——这大概是舜为何是瞬的原因吧。

斯,这。 乎,句末语气词。

今译 舜是大智慧的帝王吧?不耻下问又善于观察浅近的言语,包容他人的弱点张扬优点,看问题没有过火及不到位的欠缺,把握了中庸之道并应用于治民,这才是舜为什么是舜的精髓所在呀!

浅析 自问自答舜为何是大智慧天子,舜认识到中庸之道并用于治国理民,以舜为例,说明中庸之道的巨大作用。

平等环境下,国际争端的解决或两家数家公司合作共赢,**大公约数便是“执两用中”。

第七章

原典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避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注释 人皆曰予知——人都说:“我聪明”。 予,我。 知,同智。

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这是比喻的说法,思想方法不知不觉陷入极端偏执,好比野兽不知不觉陷入猎人的捕兽网或陷阱。

诸,“之于”两个字读音与意思的合并。 罟擭,捕兽网。

而莫之知避也——却没有人知道避开它。“莫之知避”就是莫知避之。

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下来。 期月,一整月。

今译:孔子说:“人都说‘我聪明’,思考问题却偏执,如猎物般被推入捕兽网或陷阱,却没有那个聪明人知道避开。人都说我聪明,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下来。”

浅析:讽刺众人以不智为智而自作聪明,思考问题偏执片面,执其一端,却自以为是;好一点的,选择了中庸之道,却是有始无终,不能持之以恒。

第八章

原典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注释 回之为人也——颜回为人处事。 颜回,孔子**喜爱弟子,惜乎英年早逝。

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就牢记心中绝不忘记并忠实履行。 拳拳,坚守不舍的样子。 服膺,放在胸中。服,放置。

膺,胸。

今译:孔子说:“颜回做人,选择了中庸之道;听到一句中庸善言,就牢牢放在胸中并忠实履行。”

浅析:颜回是践行庸之道的楷模。

第九章

原典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注释 天下国家可均也——天下所有国家都可管理得太平安宁。 天下,周天子统治的区域。国,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家,诸侯国大夫的封地。 均,太平。

爵禄可辞也——官爵俸禄可辞让。 爵,爵位,周朝对天下诸侯国的国君及朝中大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禄,俸禄。

白刃可蹈也——白刃可践踏而过。

中庸不可能也——要达到中庸的标准却不可能。

今译 孔子说:“天下国家都可治理得太平安宁,高官厚禄可推辞,白刃可一踩而过;但始终如一坚守中庸之道却不可能办到。”

浅析 天下所有国家都太平了、高官厚禄可辞让、白刃可践踏而过,这些难乎其难的事都办成了,但坚守并合乎中庸之道却不可能;中庸之道无可比拟,无法企及。

第十章

原典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之强

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至死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注释 子路问强——子路自认为是强人,以什么是强请教,也有想让孔老师表扬的意味。

抑而之强与——或者是你认为的刚强呢? 抑,或者。

而,你。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以宽大怀柔教化感动异国,不报复残暴无道的国家。 宽柔,以宽怀而怀柔远方异国,即后文“柔远人”。无道,残暴无道的国家或人。

衽金革,至死不厌。——出生入在战场,不战死不罢休。

衽金革,以兵器甲盾为衽席、卧席,是出生入在战场的比喻说法。衽,席子。金,金属兵器。 革,皮革甲盾。 厌,满足。

而强者居之。——你这样不怕死的强者处于这种境地。而,你,指子路。

故君子和而不流——所以,君子与人和谐相处却不随波逐流。

和,和谐、和睦。 流,随波逐流无原则。

强哉矫!——多么坚强啊! 矫,强的样子。

中立而不倚——坚持中道而不偏不倚。

国有道——国家政治清明上轨道。

不变塞焉——不改变追求中庸的志向,追求之志不被堵塞。

至死不变——到死不失去追求中庸的志向。

朱熹《四书集注》:“塞,未达也,国有道,不变未达之所守;国无道,不变平生之所守也。”

今译:子路请教什么是“强”?孔子答道:“你问的是南方的强呢?北方的强呢?或者是你认为的强呢?以宽厚柔和教化别人或别国,不报复他人或他国不讲道理的欺侮,这就是南方的强,有道德君子就是这等强者。出生入死,不战死不罢休的是北方的强,是你这样不怕死的强者。所以,君子与众人和谐相处却不同流合污,才是真正君子强者!以中庸之道立身而不偏不倚,才是真正君子强者!国家太平,不改变自己追求中庸尚未达到的志向,才是真正君子强者!国家昏乱,到死不失去追求中庸志向,才是真正君子强者!”

浅析 子路以强悍著称,故此,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强”?孔子将“强”分类解析,告诫子路南方强与北方之强都不合中道;那怎么就是合乎中庸之道的真正的君子之强呢?孔子举例说明:“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反复强调的“强哉矫!”是践行“中庸”者的言行,将“中庸”如此付诸实际行动的人,才是真正“强哉矫”强者。

从中庸观点看,“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是不及、达不到;“衽金革,至死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是过了头,二者都不合于中庸之道。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用于个人自处的私德是高尚品德;但若用于军事或外交,则大谬不然。此正儒学之**大缺憾也。

惜乎,子路虽经孔老师教导,却未明此理,未坚守中道而死于“至死不厌北方之强”之非命,孔子叹息“若由也不得其死然!”一语成谶,正此之谓也。

第十一章

原典:子曰:“素隐怪行,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注释 素隐怪行——求索隐秘偏颇的道理,故作怪诞的言行。

素,当为索。

后世有述焉——后世有传述介绍。

吾弗为之矣——我不做这样的事情呀。 弗,不。

遵道而行——遵循中庸之道立身行事。 道,中庸之道。

吾弗能已矣——我是不能停止的。 已,停止。

君子依乎中庸——君子依据中庸之道。 依,依据。

遁世不见知而不悔——隐居避世不被人知也不后悔。

遁世,隐居避世。

今译:孔子说:“探求隐秘偏颇之道,故作怪诞言行,以此引起后世传述,我不屑干这类事呀。君子遵守中庸之道行事却半途而废,我是永不止步的。君子遵循中庸立身行事,即使隐居遁世不被人知也无悔,只有圣人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浅析:抨击两种背离中庸知道的行为,或以故作姿态的偏颇怪诞而欺世盗名引人注目,这是“不择善”;或虽遵守中庸之道却半途而废,这是虽“择善”却未“固执之”。

能以平常言行持之以恒践行中庸之道,即十四章的“素其位而行”也就是坚守儒学做人的圣人之道。

从“吾弗为之矣”及“吾弗能已矣”两句看,孔子委婉地说自己就是“唯圣者能之”,可谓“夫子自道”。

第十二章

原典: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注释 君子之道费而隐——君子中庸之道广大又隐微。 费,大。 隐,隐秘微小。

夫妇之愚——愚笨的普通男女。可以与知焉——可以知晓呀。

及其至也——要达到它的**高境界的话。

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即使圣人也有不知晓的道理。虽,即使。

夫妇之不肖——不才或不贤能的普通男女。不肖,不贤能、不才。

可以能行焉——也能行动做些事。 行,行动、行为。

人犹有所憾——人即使是圣人也有想不到办不到的遗憾。

人,凡人以至圣人。

故君子语大——所以,奉行中庸君子说到中庸应用的广大。

大,中庸的广大;即“费而隐”的“费”。

天下莫能载焉——天覆盖不住地承载不了。此句应是天、地对文,天覆地承是固定短语。

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说到中庸道体的微小精妙,全天下人没有谁能说到**小**精妙。 小,中庸道体的精妙微小,小到不能再小。破,破开、分开,即“费而隐”的“隐”。

《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出自《诗经·大雅·旱麓》,老鹰飞到天上,鱼儿跳出水面。

言其上下察也——说它们上擦着天,下挨着地;也就是老鹰擦着天飞,鱼儿挨着地游。 察,擦,擦着挨着。

造端乎夫妇——开端于夫妻。造端,开端开始。 夫妇,夫妻或男女。

察乎天地——充满在天地之间。 察同擦,擦着挨着,擦着天挨着地,也就是充溢在天地间。 乎,在。

今译:君子中庸之道的作用广大无边,中庸的道体隐微精妙。寻常愚笨的男女,都可以知道一点中庸的道理;但要知晓中庸的极限,即使圣人也不能完全了解。不贤能如平常男女,也可以照中庸行事;但要以中庸行事到顶点,圣人也有不可企及之处。天地间的大小事,人即使是圣人总有办不成的遗憾。所以,君子说到中庸的广大无边,天地都盛不下;说到中庸的小巧精妙,天下人没有谁能说破说透。《诗经·大雅·旱麓》说:“鸟儿飞到高天,鱼儿跃出深渊。”是说上挨着天下挨着地。君子中庸之道,开始于寻常夫妇;要说**高境界,那就充满天地之间。

浅析:中庸之道是为人处事的**大通则及**高境界,无分君子小人;只不过,君子小人达到中庸的境界有高低之分。中庸是君子小人的共同目标**高境界,但谁都不是践行中庸的完人。

“君子之道费而隐”中庸之道应用范围广大无边,是中庸之道广泛应用的“费”;中庸之道的道体是“形而上者谓之道”的“道”,是隐秘精妙没有形体的,是中庸之道的道体的“隐”。

“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是中庸之道广泛应用的“费”,也就是中庸应用范围充满天地之间;“语小,天下莫能破焉”是中庸之道的道体没有形体的“隐”。

作用大到不能再大的“天下莫能载焉”,《庄子》则是“至大无外”;道体精妙微小到不能再小的“天下莫能破焉”,《庄子》则是“至小无内”。

《中庸》与《论语》《孟子》《大学》并称“四书”,《中庸》哲理思辨境界**高,此章与**章《中庸》**具哲学色彩。

第十三章

原典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注释 道不远人——中庸之道不远离人伦日常。

道,“率性谓之道”的“道。

人之为道而远人——人所修炼的道却远离人的日常行为。

为道,修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诗经·豳风·伐柯》说:“砍伐树枝作斧炳,斧炳的样子不远。”

睨而视之——斜着眼看。 睨,斜着眼。

故君子以人治人——所以,君子用努力践行中庸的人做常人的榜样。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忠恕离中道不远,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在《论语》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君子在四个方面奉行中庸,我一方面都未能做好。

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要求朋友诚信自己先诚信,我做得不够好。 据《中庸·二十章》“信乎朋友”及《孟子》“朋友有信”可知,此句“先施”是先于朋友讲诚信之意。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平常谨言慎行。 庸,日常平常。

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实践中道做得不够的,不敢不继续努力;做得好的,也不敢尽情张扬。 勉,努力。

言顾行,行顾言。——言语顾到行为,行为顾到言语,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君子胡不慥慥尔——这样的君子为什么就不是真诚笃实的呢?

慥慥尔,敦厚笃实的样子。

今译:孔子说:“道不远离修道之人,如果远离,就不是道。《诗经·豳风·伐柯》说:“砍树枝找斧柄,斧柄的样板不远。”照着斧柄斜眼看树枝,觉得树枝与斧柄还是有些远。以修道有成的君子为榜样,使尚在修道的人改掉毛病为止。忠恕离中道不远,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君子奉行中庸之道四件事,我一样都没做好:要求儿子孝敬父母,我做得不够好;要求臣子侍奉君主,我做得不够好;要求弟弟侍奉父哥哥,我做得不够好;要求朋友间讲诚信,自己先诚信,我做得不够好。平常谨言慎行做得不够好的,不敢不努力改正,做得好的也不敢张扬显摆;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为何就不是真诚笃实践行中道的君子呢?”

浅析:借孔子之口,阐述《中庸》作者子思真诚无妄表里如一,从我做起践行中庸之道的观点。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与“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即道在伦常日用中,修道是当下平凡实在的日常言行。与《大学》朱熹序言“无待求之百姓日用彜伦之外”同理

“言顾行行顾言”与《论语》“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驷不及舌。”都是说修道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坦诚实在。

当下民主政治竞选、发达国家对穷国的援助、外交辞令等多是言不顾行、行不顾言的政治秀、外交秀。

第十四章

原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注释 君子素其位而行。——君子安居当下本分行事立身。

素,现在,当下。

不愿乎其外。——不羡慕本分以外的事。 愿,愿慕、羡慕。

素富贵行乎富贵。——当下富贵就以富贵的常态行事。

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君子无论顺境逆境都可入乎其内,悠然自得呀。

在上位,不凌下。——官居上位,不依势欺凌下级。

在下位,不援上。——官居下位,不攀援谄媚上级。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正身律己而不苛求他人就无怨气。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不抱怨环境不埋怨他人。天,天地是人类的大环境,个人不怨天的天是个人所处的小环境。 尤,抱怨。

君子居易以俟命。——君子安居本分以等待命运的转机,与“君子素其位而行”可互证。 易,平易、常态。

小人行险以徼幸。——小人铤而走险以求非分的收获。

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射箭与中道君子有相似之处,没射中靶心,只反躬自问射箭技术是否精湛。

正鹄,布箭靶叫正,皮箭靶叫鹄。 其身,自身。

今译:君子安居自身当下常态行事,不羡慕本分以外的事。当下富贵就以富贵的常态行事,处贫贱就以贫贱的常态行事,处夷狄就以夷狄的常态行事,处患难就以患难的常态行事。无论环境顺逆都可入乎其内,悠然自得呀。在上位,不欺凌下位的人;在下位,不谄媚高攀上位的人。君子律己正身不苛求于人就无怨气。不抱怨环境不埋怨他人。君子安居本分修德自律以等待命运旳转机,小人不安分而冒险以求非份收获。孔子说:“君子端正自身好比射箭,没射中靶心,只找自身射不中的原因,而不怨靶歪。”

浅析:君子在什么环境里都是率真而为的真君子,此君子之真作为真性情也。

君子端正自身,安于常态律己修德而有缺憾,不怨天尤人;而是如射箭不准一样,只从自身找原因以改过。

“素其位而行”与《论语》“思不出其位”都是说人要有定位,要安居本分,行其所当行,思其所当思。

从“素夷狄行乎夷狄”看,夷狄也有君子,或在夷狄也可做君子;至少无“夷、夏之辨”,有朴素的平等思想的端倪。

“正己而不求与人则无怨”及“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与《孟子》“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同理,都是君子自处及处人的高尚品德。

第十五章

原典: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孥。”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注释 君子之道——君子奉行的中道。

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比如行远路一定开始于眼前,登高一定起步于脚下。 迩,近处、眼前。 卑,低处、脚下。

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而妻孥。”——《诗经·小雅·常棣》说:“与妻子两情相好,如琴瑟和鸣;兄弟和睦,非常欢乐;合家幸福,妻儿老小都快乐。”

翕,和睦,融洽。 耽,快乐。 孥nu,孩子。

父母其顺矣乎——父母该顺心快乐了吧。 其,推测的语气词。

今译:君子奉行的中道,好似远行一定开始于眼前,登高一定起步于脚下。《诗经·小雅·常棣》:“夫妻和谐如琴瑟和鸣一般,兄弟手足情深非常好,一家和睦,老小都快乐。”子曰“父母大概就顺心快乐了呀!”

浅析:君子中道犹如远行及登高之始于足下,引用《诗经》诗句说明治好家就是君子中道的好开端。凡事有个好开端,如治家始于伦常日用,都蕴含着中道平凡的真理,意即“道不远人”。

第十六章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

注释 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祖宗鬼魂神灵的功德作用,多么盛大深远呀。 鬼神,特指祖宗的鬼魂神灵,《论语》“非其鬼而祭之,谄也。”非自家祖宗却祭祀是谄媚。“非其鬼”的“鬼”与“鬼神之为德”的“鬼”皆先祖鬼魂神灵之意。 德,功德、作用。 矣乎,句末叹词。

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先祖鬼魂神灵的本体看它看不到,听他听不到;但它的作用体现在每件事上从无遗漏。 祖宗灵魂神灵的本体是道体,道体是“形而上”无形无声的,所以,看不见听不到。 弗,不。 之,代词它,指先祖鬼魂神灵。

齐明盛服——斋戒之后身着洁净庄重的祭服。 齐同斋,斋戒。 明,明服,斋戒穿的洁净服装。 盛服,祭祀时隆重的正装。

以承祭祀——先祖的神灵承受享用隆重祭祀。

洋洋乎——洋溢、充满呀。

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诗经·大雅·抑》说:“神灵到了呀,不可想象呀,况且厌恶不敬呀!” 格,到来。 思,句末语气词。 度duo,思考、想象。 矧shen,况且。 射,不敬。

夫微之显——从先祖神灵本体的隐微到先祖神灵作用的显著。

诚之不可掩如此夫:先祖神灵真实存在像这样的盛大显明不可掩盖呀。

诚在《中庸》有两个基本意思:一是事物真实存在,“诚之不可掩如此夫”及“诚者,物之始终也,不诚无物”的“诚”皆此意。二是人品真诚笃实无妄不欺,《中庸》反复强调“至诚”,即此意。

今译:孔子说:“祖宗鬼魂神明的功德作用,盛大深远呀!神灵的本体看不到它的形体,听不到它的声音,体现在万物上却没有遗漏。让天下众人穿上洁净祭服,享用隆重的祭祀。浩大无边呀!上下左右似乎无所不在。正如《诗经·大雅·抑》所说:“祖宗神明来了,神秘灵验不可思量呀!况且厌倦不敬呢!”祖宗的神灵从细微到显明,真实不虚是如此的不可掩盖呀!”

浅析:借孔子之口,引《诗经》之句,以证明祖宗的鬼魂功德无量,神秘浩大,不可思议。

“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神灵的本体是“形而上者谓之道”的道本体的东西,无形、无声、无色、无味,当然看不见听不到。“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是“君子之道费而隐”的“隐”、“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精微”的形象表达。道体的东西,其属性之一就是“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的“隐”与“精微”。

第十七章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诗》曰:‘嘉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注释 舜其大孝也与——舜应该是**大的孝子吧。 其,加重或表示推测的语气词。 与,句末语气词。

为何说舜大至孝?据《孟子》,舜的父亲及弟弟三番五次谋杀舜:舜修库房,抽掉梯子,纵火烧库房,企图烧死舜;舜淘井时,盖住井口,企图困死舜,舜都机警逃命;但舜对异常残暴的父亲异常孝敬,是《论语》“孝”的典型;对非常凶狠的弟弟非常爱护,是《论语》“悌”的典型。

德为圣人——是道德的圣人。圣人有两个意思:一是如孔子一样的道德及思想文化圣人,二是天子或国君也叫圣人,如皇帝或帝王的话叫“圣旨”,《韩非子》“今圣”即今日天子或国君。

尊为天子——**尊贵的人是天子,至尊即专指天子。如唐朝诗人张祜诗句“淡扫蛾眉朝至尊”,说的是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不施脂粉朝见“妹夫”皇帝李隆基;此处“至尊”就是天子李隆基。

富有四海之内——拥有天下的财富。古人认为,中国四周都是海,全中国叫四海之内,是古人的全天下。

宗庙飨之,子孙保之。——宗庙祭祀他,子孙保持延续他的香火。 宗庙,天子或诸侯祭祖之处。 飨,祭祀时贡献的食物、酒、花草等祭品,这里用作动词用。 之,代词,指舜的灵魂。 保,保持延续。

故大德必得其位——所以,大德之人一定能得到至尊的位子。

位,天子之位。

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一定能得到他应得的福禄、美名、长寿。

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天生万物,一定根据事物的材质禀赋而促其成长或助其消亡。 笃,形容词笃厚,这里活用为动词加厚、加速。

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该扶持的就栽培,该倾覆的就加速消亡。

《诗》:“嘉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诗经·大雅·假乐》说:“快乐的周成王,光明美好的品德,能使黎民安居乐业,从苍天那儿接受天子之位,老天保佑他任命他看重他。”这首诗是赞美周成王姬诵的,他是武王的儿子,周公姬旦的侄子。 嘉乐,快乐。 君子,特指周成王。 显显,显著明显的样子。 令德,美德。 宜民,安民。

受禄于天,从老天哪儿接受帝位,禄,天禄,与《论语》“天禄永终”的“天禄”皆帝位之意。 申之,看重他周成王。

故大德者必受命——所以,大德之人必然接受天命做帝王。

命,天命。

今译:孔子说:“舜该是**大的大孝子吧!他有圣人品德,是尊贵天子,拥有四海之内财富。死后,享受天子宗庙祭祀,子孙保持延续他的香火。所以,大德如舜者一定会得到该得的地位、福禄、名望、寿命。所以老天生人,一定据人不同材质加以发展啊:值得栽培就施以天助,不值得就促其覆亡。这正如《诗经·大雅·假乐》所说:“快乐的周成王呀,光明伟大的美德,使黎民安居乐业;他从老天接受了帝位,老天保佑他看重他。”所以说,大德之人一定会接受天命做天子。”

浅析:以舜为例,孝子**大好报“故大德必受其命”受天命做天子;凡人做不了天子,但只要践行孝道,就会有“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的好报。不言而喻:行孝有好处,行大孝有大好处。否则,便有老天爷“倾者覆之”的惩罚。此子思“说孝”正面鼓励与反面警告“执其两端”之见地。

第十八章

原典: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注释 无忧者,其为文王乎!——事业**无忧虑的人只有周文王吧。

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王季是他的父亲,武王是他的儿子,父亲为他开创了基业,儿子为他完成了未竟事业。

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武王继承太王古公亶父、王季历、周文王的事业,剪灭引起战争的殷商而占有了天下。 缵zuan继续、传承。 壹,同殪,剪除、消灭。

戎衣,代指战争。

身不失天下之显名——武王虽武力推翻前朝却还不失天下**显赫名望。 显名,显赫名声。

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武王末年接受苍天号令统一天下,周公成就了文王、武王的德业。 周武王统一天下不久驾崩,弟弟周公姬旦辅佐武王的儿子周成王,成就了父亲文王、哥哥武王未竟事业。 末,晚年。

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周公追尊先曾祖父古公亶父、先祖父季历为王,并以天子祭礼祭奠之。 周公姬旦为什么要追王过世的太爷爷古公亶父、爷爷季历呢?因为他两在世时还没有王的资格,此时,姬姓周王朝已建立,也就“祖”以“孙”贵了。

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这样的话,祭礼及丧礼通行于天子以下的诸侯、大夫、以及士人、平民。

诸侯,周天子分封的亲属及功臣就是诸侯,有公、侯、伯、子、男五等世袭爵位。 诸侯的封地叫国或封国,在封地内自称国君。 大夫,国君以下的官职有卿、大夫、士三级。 大夫的封邑叫家。 士,殷、周两朝**低级的贵族,多为卿或大夫的家臣,也有以俸禄为生的。 庶人,高于奴隶的自由民,如自耕农、手工业者,周朝也叫国人。

期之丧,达乎大夫。——为旁系亲属服丧一年,通行于由老百姓到大夫。

三年之丧,达乎天子。——为亡父母服丧三年通行于老百姓到天子。

今译:孔子说:“事业**无忧的只有周文王吧,王季是父亲,武王是儿子,父亲为他开创了基业,儿子为他完成了未竟事业。武王继承太王古公亶父、王季历、周文王的事业,剪灭引起战争的殷商而有了天下,赢得天下**大名望,成了尊贵天子,拥有四海之内财富。死后,享受天子宗庙的祭祀,子孙保持延续他的香火。武王末年接受苍天号令统一天下,周公成就了文王、武王的美德及事业,追尊先曾祖父古公亶父、先祖父季历为王,并以天子之礼祭奠。这样的话,祭礼及丧礼通行于天子以下的诸侯、大夫、以及士人、平民。亡父是大夫,儿子是士;行大夫的葬礼,行士的祭礼。亡父是士,儿子是大夫;行士的葬礼,行大夫的祭礼。为旁系亲属服丧一年,通行于由老百姓到大夫。为亡父母服丧三年通行于老百姓到天子。从天子到黎民不分贵贱为父母服丧三年,是通例。”

浅析 三层意思 :一,周文王无忧的原因是有个为他开创事业的好父亲和发扬光大他事业的好儿子;二,周武王完成祖辈父辈未竟事业,以武力推翻殷商占有天下;三, 周公旦完成西周王朝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建设即“制礼作乐”;以周礼的**高规格祭奠先曾祖、先祖父、先父,顺带讲到丧礼与祭礼从天子到庶民的不同规格。

《中庸》选自《礼记》,《礼记》关于礼的论述:“礼始于冠,本于婚,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乡社。”这段文字说的就是“重于丧、祭”,丧礼、祭礼都要隆重肃穆。以姬姓周王朝几代人丧礼、祭礼为例证明丧礼祭礼的隆重肃穆,并进而说明各色人等丧礼、祭礼的相同及不同的规格;特别强调无论贵贱都要为父母服丧三年。全面肯定武王“壹绒衣而有天下”以暴力推翻前朝的论点,与《论语》“子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不同,孔子认为歌颂周武王的乐曲《武》艺术上很完美,但政治上“未尽善也”不够好,因为周武王是以武装斗争的暴力手段改朝换代,而非孔子**理想的以尧舜禅让完成权力交接。孔子有两个标准,政治标准及艺术标准,以政治标准看歌颂武王的乐曲《武》,当然有瑕疵,也就是“未尽善也”。

第十九章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燕毛,所以序齿也。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注释 其达孝矣乎——大概是全天下**孝的人了。 其,表示推测的语气词。 达,范围副词全、都。

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善于继承先人的遗志,传承前人的事业 。人,先人、前人。 述,传述、继承。

春秋修其祖庙——春祭、秋祭前修葺宗庙。 修,修葺、整修。

陈其宗器——陈列祭祀祖先的礼器。 宗器,祭祖礼器。

设其裳衣——陈设先人用过的衣物。

荐其时食——供上时令食品果品。 荐,祭祀时献上各种贡品。

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宗庙祭礼是用来排序列祖列宗的。昭穆,列祖列宗在宗庙的排列顺序,首位始祖居中,左边是第二位,右边是第三位;往下依次排在左边的叫左昭,右边的叫右穆。

序爵,所以辨贵贱也。——按官爵排序,是用来辨别高低贵贱的。

序事,所以辨贤也。——据祭礼现场各人的办事能力,用以辨别是否贤能。 序事,祭祀场合庄严肃穆井然有序,如果不熟悉祭礼规矩程序,言行不得体,难保不出纰漏;此时言行是贤能与否的大考验。如《史记·项羽本纪》载,项梁在主办丧事用人时,已为日后起义物色人才。

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宗族中的晚辈及血缘关系疏远的地位低贱的众人敬酒献礼给长辈及宗族中地位高贵的人,是为了让族中低贱的人也有参与祭礼的机会。 旅,众人。酬,敬酒。

燕毛,所以序齿也。——宴会时不论爵位高低只论年龄,是以年齿大小为顺序的。 燕毛,宴会上各人头发的黑、白颜色显示年龄大小。 齿,年齿、年龄。

践其位——在列祖列宗的牌位面前,站在自己该站的位子上。

行其礼,奏其乐。——行祭祖时该有的祭礼,奏该有的乐曲。

敬其所尊,爱其所亲。——敬先祖尊敬的人,爱先祖亲爱的人。

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行祭祖之礼时的态度、心情、举止,就如先人还健在一样虔诚认真。此即《论语》“祭如神在。”

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祭天的郊礼、祭地的射礼,是用来祭祀天地的。 郊礼,祭天的礼。 社礼,祭地的礼。

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宗庙的祭礼是用来祭祀先祖的。

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天子或国君明了各种祭礼,治天下或治国就容易得像用手掌比划展示。 示诸掌,以手掌比划展示。 禘,天子宗庙祭祀。 尝,春夏秋冬各有祭祀,尝是秋祭。

今译 孔子说:“周武王、周公大概是全天下**孝的人了呀!什么是孝?体现在周武王、周公身上便是善于继承先人遗志,发扬光大先人事业。春祭、秋祭前修葺宗庙,摆上先人用过的祭器及服饰,供上时令食品水果。宗庙祭礼是为了列祖列宗排好左昭右穆序列的,以官爵高低参与宗庙祭礼是为了分清贵贱,以在祭礼上的办事能力来分清是否有才干,凡是来者皆敬酒就可照顾到低贱的人;不分高低贵贱以年龄大小入席。在列祖列宗牌位前各人站在该站的位子上,行祭祖时该有的祭礼,奏祭祖时该有的乐曲。要尊敬祖先所尊重的,热爱祖先所亲近的,行礼时态度、心情、举止,就如先人还健在一样虔诚认真,这就达到了祭礼上孝的**高境界。祭天的郊祭,祭地的社祭,是祭祀天地的祭礼。宗庙的祭礼是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祭礼。能明白并能隆重实施这几样重大祭礼的话,那么,治天下或治国就容易得像用手掌比划展示。”

浅析:“达孝”“孝之至”说的都是孝的**高境界,特指发扬光大先人事业及祭祀先人极为讲究的祭礼细节。祭礼**重要的是郊社之祭及禘尝之祭,将这几样祭礼像模像样办好了,治国平天下就容易得犹如用手展示比划。这是以孝治国治天下在祭礼上的反映。

《中庸》选自《礼记》,《礼记》谈到礼的实质是:“礼始于冠,本于婚,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乡社。”本章就是“重于丧祭”的细节化操作。

《论语》“慎终追远”之“慎终”重在丧礼,“追远”重在祭礼。这段文字是“追远”的祭礼。描绘祭礼细则不光是表达对先祖孝心,也是治天下或治国的礼乐政治的规范化细节化操作,这是伦理政治礼乐文化**大特质。

“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论语》亦有此意:重大的祭祀能办好,就能治国平天下;这是说“为政”能如祭祀之肃穆虔诚、事无巨细皆井然有序、继承前人遗志、发扬前人事业、保持政策连续性,则治国平天下易如反掌。此即“礼乐政治”即“周礼”之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在祭祀与执政之间可互操作转换,是儒学政治的特质之一。

“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在当下“中国梦”的中华文化传承的意义就在于“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第二十章

原典: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注释 哀公问政——鲁哀公垂询孔丘为政。 鲁哀公,姬姓名蒋。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周文王、周武王仁政的措施颁布刻写在方版竹简上。 方策,刻字的方版、竹简。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像文王、武王这样行仁政的贤人健在,仁政就实行;不健在就熄灭。《朱注》:“有是君,有是臣,则有是政矣。” 人,特指如文王武王一样实施仁政的人。 息同熄,熄灭。

人道敏政,地道敏树。——贤者仁政之道效果迅速,土地育树之道迅速。 敏,迅速。

夫政也者,蒲卢也。——仁政立竿见影效果,如速生芦苇一样。 蒲卢,芦苇。

故为政在人——所以,实行仁政的关键在贤人。 人,特指贤人、贤臣。《朱注》:“《孔子家语》作‘为政在于得人’。”

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国君得到贤人就在修身,修身有方法,方法就是仁德。人,贤人、贤臣。身,国君自身。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就是爱他人,爱他人**重要的是爱双亲及宗亲。 亲,父母亲及宗亲。

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义就是合适应该,**应该尊敬的是贤人。

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亲亲的亲疏远近之别,尊贤之等级,就产生了礼。

杀shai,减少。

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所以,国君不可不修身。 君子,国君。

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想侍奉父母及宗亲,就不可不知用贤臣;想用贤臣;就不可不知人的天性。

人,贤臣、贤人。 天,即**章“天命之谓性”的天,天性。《朱注》:“‘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皆天理也,故又当知天。”

今译:鲁哀公问孔子为政,孔子答:“周文王、周武王仁政的方针颁布在木板竹简上,这等贤人健在,仁政就实行;不健在就熄灭。贤者仁政之道效果迅速,土地育树之道迅速。仁政效果迅速,就如地上树木或芦苇一样快速成长。所以,仁政关键在贤人,国君得到贤臣关键在修身,以仁道修身。仁是爱他人,**爱的是双亲;义是应该,**应该尊敬的是贤臣。由仁的程度及义的规格,就产生了“礼”。所以,仁政国君不可不修身。想修身,就不可不侍奉双亲;想侍奉父母及宗亲,就不可不知贤人;想知贤人;就不可不知人的天性。

浅析:国君要实施文、武仁政,必得贤臣辅佐,贤臣何来?国君

以仁道修身,自可得到贤臣,若得贤臣,仁政的政绩立等可待如芦苇疯长一般快速。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固然强调先有仁人,次有仁政;但也正说明,儒家伦理政治的致命伤是“人治”,而非“法治”的弊端;是为政在“人”而非为政在“制”。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此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注释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天下有五种通行的社会关系,以三种品德就可处好这五种关系。

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这五种关系即儒家的“五伦”。《孟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是儒家“三达德”。

所以行之者一也。——践行这三种品德要真诚专一。 一,特指真诚专一,意同“惟精惟一”的“一”。

或生而知之——有人是天生如此。 或,有人。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好学就接近智慧,身体力行就接近仁德,知道羞耻而发奋就接近勇于担当。 勇,勇于担当,有责任感;意同《论语》“见义勇为”的“勇”。

知斯三者——认识到这三点。 斯,指示代词,这。

今译 天下有五种通行的社会关系,践行三种品德就可处好这五种关系。五种关系是: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智慧、仁爱、勇于担当是三种通行天下的品德,践行这三种品德要真诚专一。处好五种关系践行三种品德,有人是天生知晓,有人是经过学习修炼才会知晓,有人是困惑之后再学习修炼才会知晓;不论哪种情况**终知晓都要真诚专一。有人心安理得处好五种关系践行三种品德,有人出于利益学着处好,有人努力践行后才学会处好,不论怎样**终成功,都要真诚专一。孔子说:“好学就接近智慧,身体力行就接近仁德,知道羞耻而发奋就接近勇于担当。”知晓并践行了这三种美德,就知道了怎么修身,随之就知道怎么治理别人,随之就知道了怎么治国、治天下了。”

浅析:此节说的是儒学的“五伦”“三达德”,施行仁政的天子或诸侯国的国君,应当是处好“五伦”关系,践行“三达德”的“君子”,是的天下人的好榜样;唯有如此,才能治国平天下。

原典:子曰:“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齐明盛服,非礼勿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薄往而厚来,所以怀诸侯也。”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注释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大凡天子治天下或国君治国要办好九件大事。 为,治。 经,本是织布或织丝的竖线,引申为主干、重要,儒家主要作品叫“经”,如“五经”就是五种重要经典。

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天子或国君自身道德修养、尊贤养贤、亲近宗亲、尊敬重臣、体恤群臣、爱民如子、招徕各种工匠、怀柔远方边远的民族、关怀各个侯国,是细说“九经”各是什么。

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能修身就为天下人树立了人道榜样,养贤而受贤人指点处理军国大事就不迷惑,亲近善待宗亲则长辈及同辈兄弟就不会有怨言,尊敬重臣而得重臣鼎力辅佐处理军国大事就不会头晕目眩没主张,体恤群臣则群臣勤政以报答礼遇之恩,爱民如子则老百姓受到鼓励而甘做良民,招徕各种工匠就财用充足,怀柔边远民族则赢得人心归向,善待各诸侯国则天下各国敬畏顺从。 是说“九经”的大事办妥有什么样的好效果。

齐明盛服——天子或国君斋戒之后身着洁净祭服。 齐同斋,斋戒。明,明服,斋戒时洁净的衣服。

非礼勿动——是《论语》“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省略的说法,不合周礼的事不听、不看、不说、不做。

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远离谗言小人及女色,看轻钱财尊崇有德行的人。谗,巧言令色诽谤贤臣的小人。 色,女色或男宠。

所以劝贤也——这是如何劝勉贤能。 劝,鼓励、劝勉。

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尊崇他的地位,加多他的俸禄,与他一起喜好仁人厌恶坏人,这是如何善待并劝勉宗亲。“同其好恶”的“好恶”特指《大学》之“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善恶要爱憎分明,绝不乡愿。

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给他配好配足下级官员,任其使唤,这是如何尊敬并劝勉大臣。

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尽心尽力信任,多加俸禄,这是如何体恤并劝勉群臣。 士,各级士大夫群臣。

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役使黎民不违农时并减轻税负,这是如何劝勉百姓。

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定时定量考察各种工匠的劳动成果并予以适当酬劳,这是如何劝勉各种工匠。

日省月试,按天按月计件考核。 既禀xilin即饩廪,是发给工匠劳动报酬的米粮。

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迎来送往接待边远民族,表扬奖励表现好的,同情帮助能力差的,这是如何怀柔远方。

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薄往而厚来,所以怀诸侯也。——使已经断绝的世家贵族的家业继续传承,振兴已经灭绝的国家,治好并扶持岌岌可危的乱国,使各诸侯国国君及代表国君的使者按时朝觐,纳贡的物品少,赏赐的物品多;这是如何怀柔诸侯。

朝——诸侯朝拜天子。聘——大夫作为诸侯的使者朝拜天子。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治天下或治国的九件大事要办好,天子或国君要真诚专一。 一,诚。

今译 大凡天子治天下或国君治国要办好的九件大事是:天子或国君自身修德、尊贤养贤、亲近宗亲、尊敬重臣、体恤群臣、爱民如子、招徕各种工匠、怀柔远方少数民族及各诸侯国。能修身就为天下人树立了人道榜样,养贤而受贤人指点处理军国大事就不迷惑,亲近善待宗亲则长辈及同辈兄弟就不会有怨言,尊敬重臣而得重臣鼎力辅佐处理军国大事就不会头晕目眩没主张,体恤群臣,则群臣勤政以报答礼遇之恩;爱民如子,则老百姓受到鼓励甘做良民;招徕各种工匠就财用充足,怀柔远方少数民族,则赢得四方边远民族人心归向;善待各诸侯国,则天下各国敬畏顺从。

天子或国君身着洁净的祭服参与敬天法阻的隆重祭礼,不合周礼的事不听、不看、不说、不做,这是如何修身。远离谗言小人及女色男宠,看轻钱财尊崇有德行的人,这是如何劝勉贤能。尊崇他的地位,加多他的俸禄,与他一起喜好仁人赠恶坏人,这是如何善待并劝勉宗亲。给他配好配多下级官员,任其使唤,这是如何尊敬并劝勉大臣。尽心尽力信任臣子,多加俸禄,这是如何体恤群臣。役使黎民不违农时并减轻税负,这是如何劝勉百姓。定时定量考察各种工匠的劳动成果并予以适当酬劳,这是如何劝勉各种工匠。迎来送往接待边远的民族,表扬奖励表现好的,同情帮助能力差的,这是如何怀柔远方。使已经断绝的世家贵族的家业继续传承,振兴已经灭绝的国家,治好并扶持岌岌可危的乱国,使各诸侯国国君及代表国君的使者按时朝觐,纳贡的物品少但赏赐的物品多;这是如何怀柔诸侯。治天下或治国的九件大事要办好,天子或国君要真诚专一。

浅析:天子治理天下国家要办好的九件大事各是什么、如何办好九件大事,天子从我做起办好修身大事,办好这九件大事的态度和方法是真诚专一。

“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薄往而厚来,所以怀诸侯也。”对华夏文化之外的域外民族或国家,不是武力征服,而是文化影响,以文化软实力友好交往,物质上赏赐厚待,精神上抚慰善待。与《论语》“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都是文化软实力外交方略,前贤谓之“怀柔”,是以“理”服人的“王道”,而非以“力”服人之“霸道”。这在“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大事件中有**为集中的体现。

原典 子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注释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凡做事提前充分准备就成功,不准备就失败,如前文“五德”“三达德”“九经”。 预,预备、准备。 立,成立、成功。 废,作废、失败。

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开言前想好就不会张口结舌,事前有定见就不会困窘,行动前有定则就不会出毛病,道路提前有定向就不会穷途末路。这几句具体说明“预则立”。 跲jia,堵塞、障碍。 疚,病或久病。

今译:孔子说:“任何事情要办好,事前充分准备就能办好,不准备就办不好。譬如:开口前想好再说就不会张口结舌,事前想好再做就不会困惑,行动前谋划好就不会有差错,走远道前想好路径就不会穷途末路。”

浅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此论与《孙子兵法》“多算胜少算不胜”谋定而后动的“庙算论”不谋而合,与《老子》“其未兆易谋”、“图之于其未有也”所见略同

原典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注释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下级得不到上级信任,就治理不好黎民。

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得不到朋友信任,就得不到上级信任。 信,“朋友有信”的信,信任。

信乎朋友有道。——得到朋友信任有方法。 道,途径、方法。

不顺乎亲——不孝顺父母亲。顺乎亲,使双亲顺心,怎么使双亲顺心?行孝。孝顺一词,语出此处。

反诸身不诚——反躬自问孝心不诚。 反诸身,回到自身扪心自问。身,自身。

不明乎善——不明白诚是好的正确的。善,好的正确的,诚是人生好的正确的价值取向,是人天性。

今译 “下级得不到上级信任,就治理不好黎民;获得上级信任有途径:不得朋友信任就得不到上级信任;得朋友信任有途径:不能使父母顺心就得不到朋友信任;获得父母顺心有途径:反躬自问对父母孝心是否真诚,不真诚就不能使父母顺心;自身真诚有途径:不明白孝心是人善良天性,就不能使自身孝心真诚。”

浅析 逆推此段文字:以诚修身,身修则孝,孝则信乎朋友,信乎朋友则获乎上,获乎上则民可得而治矣。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观点,与《孙子》谋定而后动的“庙算论”《老子》的“其未兆也易谋也”都是说事前充分准备,方能马到成功;否则,就会失败。具体到各级官员要办好大小政事,治理好老百姓的前提是获得上下充分信任,才会有政绩,前提是自身真诚,真诚开始于真心孝顺父母。由此引出下段“诚”的话题。

原典:子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注释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真实不虚是天道,人由不诚到诚是人道。 诚有两个意思:一是客观事物真实存在,二是为人真诚信实;此处重在强调做人要真诚不欺。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以天性真诚为人处事,不必勤勉费力就符合规律,不必苦思冥想就得悉真理,从从容容吻合中道,就是圣人了。 是说以天性真诚实在为人处事,符合为人处事的规律,自然成功,不必人为苦心孤诣,殚精竭虑。 诚,天性真诚。 勉,勤勉努力。 中,符合、吻合。 得,得悉、悟得。 中道,中庸之道。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也。——人为修炼真诚信实,为恢复天性真诚而选择正确的修身之道,坚定不移持之以恒。 觉得自己不够真诚,而修炼诚实是正确的人生选择,当义无反顾一往无前。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修炼真诚信实要广博地学习,仔细地找问题,审慎地思考问题,明晰地辨别问题,坚定不移用于行事立身。 这“五之”句是说修炼诚实不欺的品德至少要从这五方面做起。这“五之”句是总说。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广博地学习,学不会不罢休;仔细地找问题,找不到问题的要害绝不罢休;审慎地思考问题,得不出问题的答案绝不罢休;辨别问题时,不明晰绝不罢休;用于行事立身时,不够坚定不移绝不罢休。 这五个假设复句,细说从五个方面如何修炼真诚信实,是上文“五之”句的分析解读。这是“五之”句的分论细说。

弗,表是否定的不。 措,措手、抓住;弗措,不罢手、不放弃。 弗能,不会。 弗知,不知问题的要害。 得,得悉、悟得。 弗明,不明晰。 弗笃,不笃定、不坚定。

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即使愚蠢必然变明白,即使柔弱必然变强健。 虽,即使,不是虽然。 明,是下一章“自诚明”的明,明白道理。 强,是“强哉矫”的强,践行中庸之道的强健者。

今译 孔子说:“真诚无妄是人性天道;由不真诚修炼到真诚是人道。人能以天性真诚为人处事,不必勤勉费力就符合规律,不必思虑而悟得真理,从容自然进入中庸之道的圣人境界。修炼真诚,要朝着真诚的正确方向坚定不移真参实修。坚定不移真参实修使,要广博地学习、仔细地找问题、审慎地思考、明白透亮地辨析、坚定不移地践行;只要学习,没能学会绝不罢休;只要找问题,找不出问题就绝不罢休;只要思考,想不到答案就绝不罢休;只要辨别分析,不辨析明白就绝不罢休;只要行动,行动不坚定就绝不罢休。他人一次能想通的理、办成的事,自己一百次;他人十次,自己一千次;果真能这样了,那么,即使再愚蠢的人也会终究变成大明白,再柔弱的人也会变得坚贞强悍。”

浅析 “诚之者”即人修“诚”的过程,此“诚”就是“五之”的“之”,“五之”句的总说与分论,核心是“弗措”的坚定不移百折不挠。

人能以天然真诚信实为人处事,便是“不勉励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的圣人;若不幸因后天习染丢掉了天赋真诚,再要恢复到天性真诚即“诚之者”,那将是难乎其难费力费劲的事儿,至少要在“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方面持之以恒,也就是“择善而固执之”永不停歇。由此推而广之,任何人包括笨人,只要有付出超乎常人的百倍千倍的努力,就会有“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的成功,这是励志名言。

第二十一章

原典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注释 “自诚明,谓之性”就是第二十章“诚者天之道”的再论述,“自明诚,谓之教”就是第二十章“诚之者,人之道也”的再确认,也是第二十章“五之”句努力再努力“弗措”的再延伸。 自,介词从、由。 则,连词就。

今译 由自性真诚而明白道理,是人天性所致;由明白道理而感悟到真诚,是后天修炼的教化作用。真诚就自然明白道理了,明白道理就感悟到真诚了。

浅析 “自诚明,谓之性”与**章“天命之谓性”遥相呼应;“自明诚,谓之教”与**章“修道之谓教”前后照应。

“自诚明”是人天性使然,“自明诚”是后天修成的正果,二者可“执其两端”双向对动思考,便是“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自诚明,谓之性”亦可解为自性诚实无妄,就是人的天性。

第二十二章

原典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注释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只有天下**诚实的人,才能完全顺着天性为人处事。 至诚,**真诚,《中庸》里至诚与至圣可概念互换,是同义词。 至,程度副词**、顶顶。 尽其性,顺着天性尽情发挥。其,自己、自身。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完全发挥自身天性,就能将心比心带动众人尽情发挥天性。 人,他人。

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带动他人尽情发挥天性,就能尽知人以外万物的性质。

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能尽知万物性质,就有助于天地化育万物。 赞,助,助益。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能有助于天地化育万物,这样的人在精神境界上就天、地、人三者相提并论了。

今译 只有天下**真诚圣人,才能将诚实天性完全发挥;因为能完全发挥天性,就能带动他人发挥天性,能带动他人发挥天性,就能尽知万物性质,就可有助于天地化育万物;能有助于天地化育万物,精神境界就与天地三足鼎立了。

浅析 圣人在精神境界与天、地相提并论的“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是人性自觉响彻天地的伟大宣言,与同时西方人在天地般上帝面前渺小卑微相比,儒学中的人可与天地在精神境界上比肩而立,相提并论;是人性自觉及人类价值体现,是同时代人文精神**高点,是儒学高扬此岸人生价值高屋建瓴之论。

《中庸》的“化育”及“与天地参”,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之演化繁育,而是人道德、智慧、精神,在天地间影响、扩散、放大,是人类精神、道德的正能量伟大作用形象夸张的哲学观。

前提是性善,方可尽其善性;否则,是性恶,则尽其恶性。此性善论与《孟子》同。


第二十三章

原典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注释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这句接上章“唯天下至诚”说,次于圣人的凡人做某一件小事时,感悟到了真诚,有了对人性真诚信实的自动自发。 致,达到、够得上。 曲,小事、事物某一面、某局部。

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在某事或某局部一有真诚,就有了形迹,形迹就趋于显著,显著就明亮引人,就引起他人感动,由感动而思想波动,由思想波动而心理变动,心理变动就受到真诚的道德感化。诚则形,理同《大学》“诚于中形于外”

唯天下至诚为能化——只有天下**真诚的圣人才能感化天下人真诚向善。

今译 次于圣人的众人在某方面或某件事感悟到真理,由真理感悟到真诚,心中真诚就会体现在外形上,能体现在外形就显著了,显著了就大放光明,大放光明就会感动他人,感动他人就会使他人趋向真诚,使他人转向真诚就是如天地化育万物一样化育了人心。这说明,无论圣人、众人只有真诚可化育人心化育万物。

浅析:上一章说圣人的至诚及圣人的至诚能干什么;此章说凡人如何才能达致至诚的过程及凡人至诚会有什么样好结果。

凡人由悟到局部真理而感悟到真诚,因真诚而在精神境界上追步圣人,向圣人看齐,是“明则诚谓之教”升华到了“自诚明谓之性”的境界,同圣人一样化育人心化育万物;那就凡、圣趋同,在心灵上“吾心即天地,天地即吾心”了,此乃“唯天下至诚为能化”精髓所在。

第二十四章

原典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注释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真诚可以提前预测未来。强调以主观的诚实无妄不带偏见就会正确的认识当下世界,预测未来世界。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国家将要兴盛,一定有美好吉兆;将要灭亡,一定有怪异凶兆。 祯祥,祥瑞的征兆迹象。妖孽,怪异反常的征兆迹象如地震等灾害天气等。

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种种征兆体现在蓍草龟甲,表现在人四肢。 蓍是卜卦的蓍草,龟是占断的龟甲,二者皆古人预测工具。

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祸、福将要到来:是福是祸一定先知道。 善,指福。 不善,指祸。

故至诚如神——所以说,因**真诚而有的预测灵验如神。

今译 **真诚可以提前预测未来,国家将要兴盛,定有吉兆;将要灭亡,定有凶兆。吉凶征兆体现在蓍草龟甲,表现在人四肢。祸、福将要到来:是福是祸一定先知道。所以说,因**真诚而有的预测灵验如神。

浅析 为何真诚了就有如此神奇的预测功能?尤其是关于国家兴亡的各种预测在正史及野史中有多如牛毛言之凿凿记述,发展到极端便是东汉的谶纬;皆荒诞不经或穿凿附会,是国学糟粕。但逆推《中庸》作者本意,是想说以真诚无妄认识世界,方能看到世界真相,洞见真理;换言之,真诚无妄,就是去掉主观情绪及偏见,以客观态度才能看清客观世界;这样,我内心的诚与外在客观世界的诚,内诚与外诚吻合,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即反映与被反映高度一致,由此而有的预测判断就自然灵验如神。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当下醍醐灌顶方法论的醒世意义在于:以主观的诚实无妄不带偏见就会正确认识当下世界,预测未来世界。

第二十五章

原典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诚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故时措之宜也。

注释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真诚信实是自我成就自我完善,要如此,自然就得恪守真诚之道并努力践行。 自,自身、自性。 成,成就、完成。 道,指真诚之道。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真实无妄的诚与事物相始终,没有这样的诚,事物就不存在。

是故君子诚之为贵。——所以,天子或国君,以真诚为**可贵品德。 君子,指周天子或诸侯国的国君。

诚者,非诚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不光以真诚的美德完善自己就停止了,还要用来成就外人。 已,不是语气词而已,是动词停止、止、完结。

成己,仁也;成物,知也。——以真诚完善自身,是“克己复礼以为仁”的人,是二十章“力行近乎仁”的仁;以真诚完善他人是知人善任的执政智慧。 仁,是《论语》“克己复礼以为仁”的仁,“克己”克什么?克掉不合周礼的言行。 知,是《论语》“知人”即天子或国君知人善任,是用人政治智慧。 成物,成就外物、成就外人。

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故时措之宜也。——成就自身的诚德的仁及成就外人诚德的知,二者都是天性美德体现,成己的内与成物的外表里融合,什么时候都是合适的。

今译 真诚是自我完善,就得恪守真诚之道。真实存在的“诚”与事物相始终,无真实存在就没有事物。所以,君子以真实无妄为贵。真诚信实的人君,不是光自己真诚就停下了,还要以此使他人成就真诚。人君以真诚完善自己,是“克己复以为仁”的仁;能使众人成就真诚,是治国理民的智慧。真诚是人天性,人君成就真诚是内在完善,使治下臣民真诚是外在完善,如此内、外以真诚完善人格,什么时候做都是合适的。

浅析 此处“诚”一指内心真诚为人信实,二指外在的客观事是真实不虚的。“诚者自成也”的“诚”就是自性真诚信实,“不诚无物”的“诚”就是外在真实无妄的事物或客观存在。

“君子诚之为贵”的“君子”当指周天子或诸侯国的国君,所以,才能“成己”又“成物”,既以真诚信实完善自己也完善他人,这才体现出他为政的智慧。以诚自我完善是“仁”,完善他人是“智”。“成己”是“内圣”,“成物”是“外王”,“成己”又“成物”的“合内外之道”就是“内圣外王”表里融合内外完善的典范。

由周天子或国君的“诚”延伸扩展到所有人,无分高低贵贱真诚信实是做人基本守则,否则,连人都不是;因为“不诚无物”,此人不真诚,则此人失去以人而存在的价值。此与《论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皆强调真诚信实是人而为人的底线、基本价值。无此底线、价值,则不配为人。

第二十六章

**层,原典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注释:故至诚无息——所以,圣人至诚美德永不停息。 息,停息、间断。

久则征——内心至诚之德久长外表就有了验证。 征同证,验证、考验。则,连词就。 《朱注》:“久,常于中也。征,验于外也。”

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圣人至诚美德的博厚与高明用以承载及包容万物,至诚美德的悠久用以成就万物。 这几句说至诚之德的外在验证是啥样的。《朱注》:“此皆以其于验于外者言之。”

载物、覆物都是至诚圣人雅量高致胸怀无比博大的伟大作用形象夸张的说法。 《朱注》:“此皆言圣人与天地同用。”

成物,成就圣人以外的万物。

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圣人至诚之德之博厚堪比大地,高远堪比苍天,悠远无边。圣人至诚之德与天地浑然一体,《朱注》:“此皆言圣人与天地同体。”用夸张及比喻的修辞格展示至诚圣人的美德好像是什么样的。 配,匹配、为准。

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不人为表现却彰显,不动声色却改变众人,无所作为却大有成就。 “不见而章”对应“配地”,“不动而变”对应“配天”,“无为而成”对应“无疆”。见,同现、表现。章同彰、彰显。 无疆,无边界、无尽头。

今译 所以,圣人至诚之德永不停息,不息就久长,内心至诚之德久长外表就有了验证,可验证就悠远,悠远就博大广厚,博大广厚就高远光明。圣人至诚之德博大广厚如大地之承载万物,高远光明如老天之覆盖万物,至诚美德的悠久用以成就万物。圣人至诚之德之博厚堪比大地,高明堪比苍天,悠远无尽。至诚的圣德如此,不人为表现却彰显,不动声色却改变众人,无所作为却大有成就。

浅析:热情洋溢地礼赞圣人永恒的至诚之德如大地之博厚,苍天之高远,成就万物,是至诚之德的“致广大”。

第二层 原典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二,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注释 可一言而尽也——可用一个“诚”字说尽。

一言,指一个“诚”字。

其为物不二——天地化育的每个事物皆独一无二,这是天地化育万物专一不二的“诚”;亦可解为,天地就是一个作为一个**大真实存在的“诚”

其生物不测——天地生出的事物多到无法测算无法想象。

“斯昭昭之多、一撮土之多、一卷石之多、一勺之多”这几句“之多”当是“至”多,“至”多者,“顶”多也,“顶多不过是”的意思,那么,这几句意思依次为:顶多不过是那么一点点天、顶多不过是一把土、顶多不过是拳头大一块石头、顶多不过是一勺水;同声相训如此解释,前后文意豁然贯通且传神矣。

“及其”数句犹如十二章“及其至也”,是由局部推论到全部,由一点推理到天地大全,都该是这么个道理。

昭昭,光明、鲜亮。

振河海而不泄——容纳得下河、海的振荡而不泄露。

卷,通拳。 鼋yuan,鳖。 鼍tuo,扬子鳄。

今译 天地孕育万物的道理,可用一个“诚”说尽,天地孕育的每个事物都唯一不二,神奇不可测度。天地之道:博大、深厚、高远、光明、悠远、永久。现在说天,仅就人能看清楚的顶多不过是头顶那么一点点,扩展到天的无穷无尽,那就太阳、月亮、星星悬挂其上,覆盖着万物。现在说地,仅就人能抓到的顶多不过是一把土,扩展到地的博厚广大,那就承载华山不觉着沉重,容纳得下河、海的振荡而不泄露,承载着万物。现在说山,仅就人能摸得到的顶多不过是拳头大一块石头,扩展到山的广大,那就树木林立花草丛生,飞禽翱翔野兽出没,宝藏都隐藏在那儿。现在说水,仅就人能拿到手的顶多不过是一勺水,放大到水的深不可测,则扬子鳄、蛟龙、鱼鳖等不可胜数,都是水中可产生的财富呀。

第三层 《诗》云:“维天之命,於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注释 於、於乎——皆叹词呜呼之意。不显即丕显,伟大光明。穆,深远。

文王之德之纯——周文王纯碎至诚的品德。 纯,纯一不杂就是诚。

纯亦不已——文王纯碎至诚的品德永不停息。与首句“至诚无息”首尾照应,再强调至诚永生万古长存。 纯,纯碎至诚。已,停止。

今译 《诗经·周颂·维天之命》说:“天道运行神秘悠远不停息呀!”这可能就是天为什么是天的理由。《诗经·周颂·维天之命》又说:“伟大光明呀,文王的真诚纯碎!”这大概就是谥为“文”的原因吧,文王纯碎至诚的品德永不停息。

浅析 本章是说圣人至诚的美德时间上天长地久,空间上如大地无无所不载,如苍天无所不覆;圣人至诚美德的恩泽古往今来上下四方浩荡洋溢;分三层:一, 圣人至诚之德是什么样的, 二 ,天地至诚之德是什么样的, 三 圣人周文王至诚之德是什么样的。

第二层言外之意是继“致广大”的说法,此处是将“致广大”细节描绘:由细小到广大,由有限到无限;用以类比人由某一件事某个善端开个“诚”的好头,起个“诚”的好步,再接再励日日修炼,天天向善永不止息,就会达致“至诚”的境界,就会有“至诚”的地一般的博厚,天一般的高远,山一般的丰富,海一般的不可测。

圣人至诚的美德与天地至诚的美德可相互比喻,互文见意,互补论证,互为发明。

第三层的周文王就是这等至诚圣人的楷模。

“其为物不二”天地就是一个天地,这是天地作为一个“至大无外”真实存在的“诚”。此论是本章**大的哲学亮点,亦《中庸》**哲学特质辉煌顶点之一。

第二十七章

原典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

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是故君子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此身。”其此之谓与?

注释 大哉圣人之道——伟大呀,圣人至诚之道。

洋洋乎——充满呀洋溢呀浩大呀。

发育万物,峻极于天。——圣人的思想品德启发化育万民,功德影响高远至天。 万物,此处特指万民,物,民、人。万物包括万千事物与万千黎民,能“发育”事物与黎民的是天地之道,圣人之道只能“发育”万民。

优优大哉——宏阔伟大呀。

礼仪——周礼的刚要规则,叫经礼,重在周礼的精神。

威仪——周礼的言行细则,叫曲礼,重在周礼细节化操作。

“待其人而后行”的”“人”指的是践行周礼的仁天子或仁君。

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所以说,此人如果没有至诚之德,**高的为政之道也就不能凝聚在他身上。 苟,如果。 至德,至诚之德的人。 至道,**的执政措施。 凝,凝聚、体现。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所以,天子或国君尊崇至诚的德性又**审问之博学之的途径修炼圣人至诚之德。 君子,与“待其人而后行”的”“人”指的是践行周礼的仁天子或仁君。 德性,至诚的德性。 “问学”是二十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省略的说法。 “道问学”的“道”是顺着、由着的意思。

致广大而尽精微——天子或国君器量广厚博大又极尽精微隐秘。“广大”对应“礼仪三百”,“精微”对应“威仪三千”。

极高明而道中庸——心胸高远明达又守中道,或以天为极则而遵循中庸。

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在博学审问时重温旧的仁政思想实施新的执政措施,诚实敦厚以崇尚礼仪。“温故而知新”不是温习旧知识推知新知识,而是借鉴以前圣人思想“法先王”,以行新政。

是故君子居上不骄,为下不倍。——所以,君子官居上位不骄傲,居下位不做悖逆之事。 君子,朝廷官员。

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家政治清明他的言行足以振兴国家。 其,他,指谨守圣人之道的官员。

国无道其默足以容——国家政治昏暗,其沉默自隐足以自保。

隐于朝而自保,以便待机而动。

诗曰:“既明且哲,以保此身。”《诗经·大雅·蒸民》说:“既明白事理又智慧,以保有用之身!”

今译 伟大的圣人之道哇!充溢在天地之间呀,启发教育万民的功德影响高远至天。

宏阔伟大的周礼呀!天子或国君礼仪的规则三百多条呀,细节操作三千多款呀,这些规则及细节等到圣天子才能实行。所以说,若无至诚美德,体现圣人为政之道的的礼仪就无法凝聚体现。所以,天子或国君尊崇至诚德性又**审问、博学的途径修炼至诚之道,器量广厚博大又极尽精微隐秘,心胸高远明达又守中道,重温旧的仁政思想实施新政,诚实敦厚以崇尚礼仪。

在朝为官谨守圣人之道的臣子,官居上位不骄横,官居下位不做悖逆之事。国家政治清明,其言行足以振兴国家;国家政治昏暗,其沉默自隐足以自保。《诗经·大雅·蒸民》说:“既明白事理又智慧,以保有用之身!”说不正是这样的君子大臣吗?

浅析 三层意思:一, 无所不在的圣人之道充满天地间,使万物孕育成长;二,圣人之道的礼仪及威仪践行者必是有德有位的君子,既有天地般的雅量高致,又有精微缜密的执政能力,以中庸之道内治身又外治国而俱臻佳境;此正“内圣外王”也!三,在周天子朝中或诸侯国国君朝中的君子大臣,如何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谨遵中庸之道的具体行为,是术,是操作。理同《论语》“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主语毋庸置疑是执政的周天子或诸侯国的国君;而在中华文化的演进中,这三句推而广之到所有华人的道德修炼人格升华;而在中国哲学史上,“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是体用关系、道术关系:“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中“德性”是道体,“问学”是途径方法,此句是说既要看重“德性”的道体,也要从“问学”的途径扎实践行。“致广大而尽精微”中“广大”是应用操作的面广,理同“君子之道费而隐”的“费”;“精微”是道体或本质的玄妙隐微,理同“君子之道费而隐”的“隐”,是说放之则其应用广泛无所不在,收之则归向精微的道体。“极高明而道中庸”中“高明”是二十六章“高明所以覆物也”的高明,践行中庸之道的具体言行,朱熹叫“动静云为”,此句是说道体如云天之高远日月之光明,但体现如此道体的的“动静云为”是平凡的,就在伦常日用中。如此则既有“形而上者谓之道”的道体或本体,又有“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具体事物;这便是有体有用,有道、有术,体、用结合,道、术相得,乃“内圣外王”精髓所在。

第二十八章

原典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非天子,不仪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注释 从下文“非天子”及孔子“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看,“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的主语是天子,是有天子之位而无天子之德的天子。

以孔子“克己复礼以为仁”“吾从周”的向后看法前王的价值观,这句“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就会有灾难,绝非孔子之意,亦非子思之意,而是汉初某人之意。

从“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几句看,至少这几句不是战国时子思能写出的,而是秦统一六国之后的某人加进去的。此人亦非秦人,因为秦“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焚书坑儒”,此人当是西汉初年某人。再从“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看,这几句对汉初当世天子是既有希望,又有劝诫:希望当世天子既有天子之位,又有天子之德,为新朝制作新礼乐,也就是制定新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劝诫当世天子要修德,否则,不配制礼作乐。

从“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看,儒家津津乐道的周公“制礼作乐”讲不通,周公无天子之位,该当“亦不敢作礼乐焉”。

今译 孔子说:“愚蠢而好刚愎自用,政治地位低贱而好自我专断,生在当下,却倒退返古。这等人,是要大难临头的呀。”

不是天子,不能议定礼乐,不能创设法规制度,不能考订规范文字。现在,天下交通运输一体化,语言文字一体化,行为规范一体化。当今,即使有天子之位,如果无天子之德,不敢制礼作乐;有至诚之德,如果无天子之位,也不敢制礼作乐呀。

孔子说:“我述说夏朝的礼乐,杞国遗留的礼乐已不足以证明其真实面目;我研习殷朝礼乐,宋国有些许遗留在那儿;我学习周礼,当下用的是周礼,我还是遵从周礼。”

浅析 “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对有天子之位而无天子之德者,大家挞伐,并危言耸听警告将要大难临头。

“非天子,不仪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此“礼乐”非单纯音乐而是礼乐政治,是统治天下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是孔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那个礼乐。对当下天子,既有殷切期望,又有些许警告。期望当今天子能恪守儒家道德,以儒家价值观的周礼为蓝本,为新朝制礼作乐,制定新的政治制度,构建新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对当今天子客气委婉的警告是:这一切都要恪守儒家道德,符合儒家推崇周礼的价值观。这比“灾及其身者”的恶语警告客气多了。两相比较,因为“灾及其身者”是笼统议论,不妨可以义正词严,斩钉截铁;而此处是对当下天子谏言,当然不敢唐突冒失,要客气委婉。

“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借孔子这个大招牌,再向当今天子重申“吾从周”周礼是当下礼乐政治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

愚者一得之推测:此章断非战国时子思《中庸》原作所当有,当是汉初某儒将自己的私货塞进《中庸》,一者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二者热切盼望当朝天子,能以儒家的政治理念为蓝本,为汉初新朝制定符合儒家政治思想,适合新形势的意识形态及上层建筑。这几句“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是亟不可待的热切盼望又兼恫吓警告:如果不尽快弄出符符合儒家政治思想的适合新形势的意识形态及上层建筑的话,“灾及其身者”大祸临头。

“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从西周初年到本章作者的汉初的史实看,没有一个圣人符合这几句的标准;西周初年制礼作乐的周公旦,是有德而无天子之位的人,**多是摄政,没资格作礼乐;孔子是有圣人道德无天子之位的,也没资格作礼乐;就更可见本章作者汉初某儒对当下天子有多么热切的期待与憧憬:快快复兴儒学呀!圣天子呀!以“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逆推汉初某儒不便直说之言,当是“今用之,吾从汉。”

第二十九章

原典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

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

《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

注释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以德政王道治天下而有的三件大事,仪礼、制度、考文办妥了,过失大概就少了吧。

王天下,以仁政统治天下。

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殷、商德政即使好,但年代久远已无法验证了,不可验证就无信用,无信用庶民就不信服。上焉者,殷、商时上位天子的执政措施。 征,同证,验证。 信,信用、信服。

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下位的孔子政治思想即使好,但无天子尊位,无尊位就无信用,无信用黎民就不信服。 尊,天子尊位。

《朱注》:“上焉者,谓时王以前,如夏商之礼虽善,而皆不可考。下焉者,谓圣人在下,如孔子虽善于礼,而不在尊位也。”

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所以,天子德政措施,根本在于修身,为政效果从庶民得到验证。 君子之道,天子统治天下的仁政措施如制度、议理、考文。 诸,之、于两个字读音与意思的合并。 《朱注》:“此君子,指王天下者而言。其道,即议理、制度、考文之事也。”

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天子仁政措施考索于夏、商、周三代圣王无谬误,立于天地间不悖自然天理,向鬼神对质没有疑虑,等到百代以后的圣人不会疑惑。 三王,夏商周三朝行德政的天子夏禹、汤、文武。 谬,谬误、失误。 悖,违背、悖谬。 鬼神,天地自然的神秘力量。 俟si,等待、等到。

知天也,知晓天地自然。 知人也,知晓人事政治。

由“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可知,此“鬼神”指大自然的神秘莫测;由《论语》“非其鬼而祭之谄也”可知,此“鬼神”指祖宗的神灵;总之,“鬼神”是大自然的神秘及祖宗的神灵两个意思。

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德政天子个人举动是天下世代人的标准,操行是天下世代人的法式,政令是天下世代人的规则。 世,世代。 道,标准。 法,法式、样式。 言,政令、文告、旨意。 则,准则、规则。

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远处的人仰望他,近处的人不厌恶他。 望,仰望、渴慕。 厌,厌恶。

《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诗·周颂·振鹭》说:“他在那里无人讨厌,在这里无人嫌弃;日以继夜勤政,永远受人称誉。”为政君子没有不如此而早晚享誉天下的。 射,嫌弃、讨厌。

今译 以德政称王天下做好了议礼、制度、考文三件大事,过失就少了呀!上位天子执政好得不到老百姓的验证,就没有公信力,黎民就不顺从。下位道德圣人如孔子,即使有好的道德没有尊贵的权力,就没有公信力,黎民就不服从。

所以,德政治天下之道,根本开始于天子修身,为政效果得到黎民验证,考索求证于夏禹、商汤、周文王不谬误,树立于天地之间不背天理,对质于祖宗鬼魂无疑虑,等到百世以后的圣人也不疑惑。对质于祖宗鬼魂无疑虑,就是知天理;等到百世以后的圣人也不疑惑,就是知人道。所以,德政天子为政的举动是世代的标准,操行是世代的法度,政令是世代的规则。异地远方之民仰望渴慕,近处黎民无限崇敬。

《诗·周颂·振鹭》说:“他在那里无人讨厌,在这里无人嫌弃;几乎日以继夜勤政,永远受人称誉。”为政君子没有不如此而早晚享誉天下的。

浅析 为政天下**理想的是有天子之位,有圣人之德,执政措施合乎时宜,天子夙夜在公又勤政;能如此,那就上比三王,立于天地顺乎自然,祖宗神灵及后代圣人毫无疑惑;是世世代代王政的楷模样板。能如此则如《易·乾卦·文言》所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第三十章

原典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注释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前后句对文说孔子传承尧、舜、文、武的至诚之道德及治国平天下的典章制度,并非说尧、舜只有道德,文、武只有典章制度;而是说孔子系统全面的将这四位圣人的道德、思想学说继承发展。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开尔后儒家“道统”之先声。

“下袭水土”的“袭”是因袭、遵循、顺着的意思,“水土”不只是自然界的水土,而是各地风土人情的意思;今天说“水土不服”也不光是不习惯某地气候及饮食,也指某外来的人或事物不能融入当地的风土人情而格格不入。“下袭水土”是说孔子每到一地即能顺着并融入当地的风土人情,何能如此?《论语》说他“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正是此意。

帱dao,覆盖。 帱chou,车帐。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他的小德如川流不息,大德如天地造化朴实敦厚化育万物。

“小德川流”指具体的人、事在孔圣人思想道德熏陶下,如千万条河流各行其道而川流不息,是举例细说;“大德敦化”是总说天地大全宇宙万有都被孔圣人思想道德感召化育而朴实敦厚。

今译 孔仲尼祖法传述尧、舜的道德,师法周文王周武王的典章制度,上法天时,下顺风土人情的一切作为,犹如大地无所不载,苍天无所不覆;如四季之循环错行,如日落月升之光明交替。他的恩德惠及广土众民如自然界万物并生互不妨害,如大路条条互不悖乱。他的小德如川流不息,大德如天地造化朴实敦厚化育万物,这就是孔仲尼如天地日月一样伟大的原因。

浅析 这是《中庸》作者将孔子视为教主,虔诚热情的讴歌,以天地、日月、四季类推歌颂孔子天地般的博大高远、日落月升般永远光芒万丈、春夏秋冬般代谢不尽,化育万物。

但无论怎么歌颂,至少在《中庸》作者的时代,孔子充其量是个民间学者、周礼名人;却用尧、舜、禹、汤、文、武等名牌天子比拟孔子,明显是高推圣境,一厢情愿拔高;说白了,缺什么,才渴望什么,才这么一厢情愿拔高;就是孔子本人别说做天子的念想,就是做个天子治下诸侯国的国君都不敢想,**大理想不过是诸侯国的正卿或大夫,如故国鲁国权臣季氏就不错了。

孔子实在成为万世师表,成为可与皇权**顶端天子分庭抗礼,也就是孔门的“道统”与现实皇权的“政统”比肩而立,是在明清两朝。《中庸》《大学》《孟子》作者们越是夸大其词,越是用天地、日月、四季等“天道”来夸大孔子,越证明企图在“人道”上唯有如此才可与天子相提并论,始能资格对等;以期**终达到与圣天子等同的理想,也就是圣人与圣天子合而为一。

第三十一章

原典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智,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

溥博源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源泉如源。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动而民莫不悦。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注释 聪明睿智——耳朵灵敏叫聪,眼睛明亮叫明,思维敏捷叫睿,知识面宽叫智。

足以有临也——临,君临天下。

宽裕温柔——宽,宽怀。裕,充裕从容。温,温和、温润、温文尔雅。柔,怀柔,柔远人。宽裕温柔是“仁”的体现。

发强刚毅——发,奋发。强,刚强。刚,果决。毅,坚毅。发强刚毅是“义”的体现。

足以有执也——执,择善固执的执,坚定不移坚持。

齐庄中正——齐,通斋,斋戒,引申为虔诚认真。 庄,庄重。中正,不偏不倚。 齐庄中正是“礼”的体现。

足以有敬也——敬,敬业勤政,同《论语》“执事敬”的敬,指天子敬其治天下的事业。

文理密察——文理,纹理,花纹,代指事物表面现象。密察,仔细隐秘地观察。文理密察是“智”的体现。

足以有别也——别,辨析分别。

溥博源泉,而时出之。——溥pu,无所不包。 博,大。 出之,外露或表现出来。

见而民莫不敬——见,同现,表现体现,是指体现在天子的仪容举止上。

言而民莫不信——言,不是天子的言语,那时没有音像、视频、网络,天子说话,极个别重臣或朝觐的使者偶尔听得到,一般官吏亿万民众根本听不到;所以,此处言是天子治下朝廷发布的政府文告法律文书等。言是政府文告的意思,在先秦汉语中如《老子》“希言自然”,指政府少发以至不发行政命令布告才合于为政自然。前贤“为政不在多言”不是今天政客的跌不休的多嘴多舌,而是指为政不要发布过多过滥的公文命令。

动而民莫不悦——动,天子的为政举动、施政方针。 悦:义同《孟子》“心悦诚服”的悦,喜悦。

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中国,黄河中下游一带,略当于中原。

施及蛮貊——蛮、貊mo本指两个少数民族,后来,泛指所有少数民族。

舟车所之,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车船所到、人迹所至、苍天所盖、大地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降的地方,只要是人,无不尊敬他亲近他,所以说,圣人的恩泽影响是如此的天高地远无所不在,可以匹配天地大全、整个宇宙。

队——同坠。

凡有血气者——动物皆有血,“气”是人才有的心气;凡有血气是说只要是人。

莫不尊亲——无不尊之亲之。

配天——可以匹配天地大全、宇宙世界。 天,在《中庸》里有三个意思:天地大全整个宇宙、天理、人的天性。

今译 只有天下**大的圣人,才能聪明睿智,足以君临天下;宽怀从容温润怀柔,足以包容天下;奋发刚强果决坚毅,足以择善固执;谦恭庄重不偏不倚,足以敬事而中道;不动声色观察事物表面就足以分析辨别本质。

圣人博大又深沉,时不时显露出来;博大如天,深沉似渊。体现在仪容上臣民无不敬仰,颁布的政令臣民无不坚信服从,为政的举动臣民无不心悦诚服。因而,名扬中原,驰誉远方少数民族:车船所到、人迹所至、苍天所盖、大地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降的地方,只要是人,无不尊敬他亲近他,所以说,圣人的恩泽影响是如此的天高地远无所不在,可以匹配天地大全、整个宇宙。

浅析 不言而喻,此圣人特指孔子,孔子如此无所不在的影响,绝非《中庸》作者当时的现实,而是作者吹得没边的夸大其词,是如作者一样的儒家人物不满现实中儒家的影响不大,痛心疾首对朝政的影响太小;所以,才“不平则鸣”而有如此强切的期望,强烈的憧憬。仅此而已,岂有他哉!

《中庸》作者子思是孔子的孙子,这些吹得没边的话潜台此是:虽然“我爷爷我们孔家”现在影响不大,这很让我失望不满;但“我爷爷我们孔家”将来一定会像我此时想象的一样“配天”,影响到天地大全整个宇宙。

第三十二章

原典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注释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与三十一章“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智”的句式一样,“至诚”与“至圣”可互训,至诚就是至圣。

经纶——本意是将丝缕理出头绪,引申为治理、管控。

大经——经本是织丝或织布的竖着的线,与横着的纬线从横交错;经引申为经典或事物的主要方面、主要关系,此处大经是主要的社会关系,特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关系,叫“五伦”。大经就是**主要的社会关系。

肫肫其仁——肫肫zhunzhun,真诚的状态。

天德——即“天命之谓性”的天性,天然的至诚仁德。

今译:只有天下**真诚的圣人,才能治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建立立下**大根本的道德如仁、义、礼、智等,知晓天地化生孕育万物的道理。圣人凭什么达到这样的境界呢?还不是真诚信实的仁德吗?圣人至诚的仁德,深沉似渊,知天地化育之器量浩大如天!如果不是圣人确实有聪明睿智天生的至诚仁德,谁能认识到这样的大道理呢?

浅析 天生的至诚仁德的圣人,因其至诚仁德的深沉浩大,所以才能处好“五伦”的主要矛社会关系,解决好主要矛盾,治好天下。

第三十三章

原典 《诗》曰:“衣锦尚綗。”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注释 此处《诗》曰:“衣锦尚綗。”与出处《诗·卫风·硕人》:“衣锦綗衣”稍有不同。衣锦尚綗:穿上华彩鲜艳的衣服,外面再加上一件麻布的外衣。 锦:华丽多彩。綗jiong,麻布外衣。 尚,加。

恶其文之著也——厌恶外衣的华丽鲜艳。

暗然而日章——暗淡无色却日日彰显。 章,同彰,彰显、显明。

的然而日亡——鲜明张扬却日日消亡。 的然,鲜明的样子。

淡而不厌——清淡而不让人厌烦。简而文——简约而文质彬彬。

温而理——温和温润而有条理。

知远之近——理同“行远必自迩”。

知风之自——知道感人的行动发自肺腑。 风,动、动人、感动。自,发自内心。

知微之显——知道隐微的心理活动会由内到外表现得明显。 微,代指隐微内心。 显,代指显著外表。

今译 《诗经》说:“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外加一件麻布罩衣。”这是厌恶衣着太光鲜呀。所以,君子为人处事,不动声色却日日彰显,小人故作姿态大肆张扬却天天消亡。君子的风格,清淡而不惹人厌恶,简约而文质彬彬,温润而有条理,知道远处的事物开始于近处,知道感动他人来自内心的真诚,知道隐微的内心活动一定会表现出来;能如此,就可进入至诚之德的境界了。

浅析 以衣着华丽俗艳比喻小人风格,清素淡雅比喻君子风格;赞扬君子低调而不张扬,有底蕴而不故作姿态;洞悉以“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认识事物的规律;能如此,便是至诚之德的君子了。

原典 《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注释 《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出自《诗·小雅·正月》,鱼儿即使潜伏在深深的清水里,也还是非常清晰可见。

孔,非常、很。 昭,清楚、明晰。

无恶于志——无愧于心。 志,心、心志。

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是“君子慎其独也”的又一种表达。 君子,统治者; 小人,被统治者。

今译 《诗经》说:“鱼儿即使潜伏在深深的清水里,也还是非常清晰可见。”这正如君子深居独处自我反省也无愧于心之清晰透亮。他人不可企及君子的地方,不正是人所不见的深居独处之时吗?

浅析 君子有至诚之德,有无外人在场,都表里如一;即使深居独处也光明正大清晰透亮,没啥见不得人的;此正君子超乎常人之处。

原典 《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注释 “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出自《诗·大雅·抑》,看你一人独处在屋子的西北角,还是否有愧于神明?

相,看。 屋漏,屋子西北角。

故君子不动而敬——动,举动、行动、特指施政的措施。

敬,恭敬。

不言而信——言,特指政府文告命令等。

今译 《诗经》说:“看看你一人独处,是否愧于神明?”这好似为政君子慎独修德,施政措施颁布之前已经恭敬自律,文告命令发布之前内心早已信实诚挚。

浅析 君子施政前虔诚的态度源自慎独的美德。

原典 《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斧钺。

注释 《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祭祀时默默无言祈祷,肃穆庄严无人争执、秩序井然。语出《诗·商颂·列祖》,乃祭祀商朝祖先成汤之诗。

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天子或国君不用奖赏臣民就受到鼓励劝勉,不发怒臣民就如在法场受到刀斧刑具威胁一样。 君子,周天子或诸侯国的国君。劝,鼓励劝勉。鈇fu,刀;钺yue,斧;皆法场杀人或砍人的刑具。

今译 《诗经》说:“默默无言祈祷,无人争执秩序井然。”这好似君子不用奖赏臣民就受到劝勉,不发怒臣民就如在法场受到刀斧刑具威吓一样。

浅析 言外之意是以德治天下,而非以法治天下。此意在《论语》是“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是以法治天下。“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即以德治天下,各有不同的效果,比较而言,以德治天下高于以法治天下。此儒家倡“王道”,反“霸道”之政治理念。

原典 《诗》曰:“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注释 《诗》曰:“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出自《诗·周颂·列文》,是周成王祭祀祖先时,告诫现场助祭的诸侯们的诗。 不,同丕,大。 百辟,众诸侯。 刑之,刑即型,以他(指天子)为典型。“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是说诸侯们都要以天子为榜样,发扬光大美好品德。

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因此,只要笃行恭敬修德就天下太平。笃恭,天子或国君修德时笃行、恭敬。

今译 《诗经》说:“天子伟大光明的品德是众诸侯的楷模。”所以,只要执政者笃行恭敬以修德就天下太平,国泰民安。

浅析 从天子到诸侯,从治天下到治一国,只要执政者笃行恭敬而修德就天下安宁,强调修德的巨大作用;但政治家个人私德与职业政治家不能等同,强调修德而无限夸大,就成了道德万能;一旦战乱或改朝换代的非常时期,就显得冬烘迂腐,等于坐以待毙。如《孟子》孟轲回答“孰能一之”、明朝的大儒刘宗周等都是迂阔的典型。

原典 《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

注释 《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语出《诗·大雅·皇矣》,这首诗赞扬西周开国之事,缅怀文王从不疾言厉色的光明美德。

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人君以疾言厉色教育黎民百姓,那是丢掉根本,却抓住了细微末节。 末,树梢,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事物的细枝末节。

今译 《诗经》》说:“我缅怀的是文王从不疾言厉色的美德。”孔

子说:“以疾言厉色教育黎民百姓,那是本末倒置。”

浅析 治国理民当如“天街小雨润如酥”细切实在,绝不故作姿态轰轰烈烈。此与《老子》“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同理,皆不扰民而安民之执政理念。

原典 《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注释 《诗》曰:“德輶如毛。”——语出《诗·大雅·蒸民》,輶,轻。德轻如羽毛。 伦,伦比,比较。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语出《诗·大雅·文王》,上天化育万物无声音无气味。

今译 《诗·大雅·蒸民》说:“至诚之德轻如羽毛。”即使羽毛还是有形态可比较,至诚美德是毫无形迹的。《诗·大雅·文王》又说:“上天化育万物无声无味。”这两处《诗》形容仁政的**高境界呀!

浅析 至诚之德而有“润物细无声”的仁政,合于为政**高境界。

“德輶如毛”是说至诚之德是人天性,天性是人**纯真**自然属性,天性或属性不是具体实在的物质,轻或者重是“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器物,是物理属性;勉强要说至诚之德像什么物体,这才说轻得像羽毛。

以“上天之载,无声无臭。”比喻““润物细无声”的仁政,是仁政的天然或自然状态,是仁政天性。此天性与《中庸》**句“天命之谓性”首尾呼应,开头及结尾皆以“天性”立论,显见“一以贯之”之用意。此“一”以思想意识立说便是“诚”,是“内圣”的诚;以外王的为人处事技巧方法立说便是“中庸”。




朱熹《中庸章句序》

原文 《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三言者,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

注释 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是子思先生忧虑道学失掉真传而创作的。

道学,也叫新儒学或程朱理学,是宋代程颢、程颐、张载、朱熹等儒家学者对孔子等人的原创儒学的系统关照、深度反思;将原创儒学升华到博大精深的儒家哲学体系的学派;是明、清两代的意识形态、上层建筑;也是科举士子“代圣贤立言”的规范标准。

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自从上古圣德神明之人继承天命创立人间**高原则,道统就其来有自传承下来了。 继天立极,继承天命并创立人间**高规则**大原则。 道统,道学即理学的传承内容、规则及顺序。

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道统传承体现在经典上:如“以道心真正秉持中庸”是尧亲手向舜传位时的政治交代。 授,无第三者在场亲口交待、亲手交给;正因此,才体现出道统的绝学心法、正宗嫡传、唯一神圣的特质。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人心险恶难测,道心精微玄妙;只有精诚专一,才能以道心真正秉持中庸。 这四句是道学或理学绝学心法、四句箴言。 人心,人一己私心,私心是险恶难测的。 危,危险、凶险。 道心,人性命中未经后天习染的原本纯净而不离正理、正道的心。 微,精微、玄妙。 精,精诚。 一,专一。 允,真正,信实。 执,秉持、坚持。 厥,这,那。 中,中庸、中道。

舜之所以授禹也。——是舜亲手传位给禹时的政治遗嘱。

尧之一言,至矣尽矣。——尧一句话的遗命就已经说透了说尽了呀!一句话就是“允执厥中”。

而舜复益之三言者,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舜又加上三句话的原因,就是要阐明尧的一句话,一定像这样差不多就可以接近道统了。 庶几也,差不多了。

今译 为什么要创作《中庸》?是子思忧虑道学失掉真传才创作的。自从上古圣德神明之人继承天命创立人间**高原则,道统就其来有自传承下来了。道统传承体现在经典上:如“以道心真正地秉持那中庸”是尧亲口亲手向舜传位时的政治交代,“人心险恶难测,道心精微玄妙;只有精诚专一,才能以道心真正秉持那中庸”是舜亲口亲手传位给禹时的政治遗嘱。尧一句话的遗命就已经说透了说尽了呀!舜还又上三句话的原因,就是要阐明尧的一句话,一定像这样差不多就可以接近道统了。

浅析 开宗明义,《中庸》是子思忧虑道统之学失传而创作的,道统也就是儒家正宗嫡传的一句诀“允执厥中”或四句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心法,在尧、舜、禹三圣间的传承发展。

原文 盖尝论之: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而以为有人心、道心之异者,则以其或生于形气之私,或源于性命之正,而所以为知觉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难见耳;然人莫不有是形,故虽上智不能无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虽下愚不能无道心。二者杂于方寸之间,而不知所以治之;则危者愈危,微者愈微,而天理之公卒无以胜夫人欲之私矣。“精”则察夫二者之间而不杂也,“一”则守其本心之正而不离也。从事于斯,无少间断,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则危者安、微者著,而动静云为自无过不及之差矣。

注释 盖尝论之: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我试着议论它:心的空灵、感知、觉悟,不过是浑然一体的状态罢了。 以自谦的口吻提出作者的看法。

而以为有人心、道心之异者,则以其或生于形气之私,或源于性命之正,而所以为知觉者不同。——但却以为有人心、道心的差异,就因为人心生于躯体气质的一己之私,道心源自性命的正理,因此而有人心与道心不同的知觉。

形气之私,个人形体气质一己之私,在理学中被说成“在躯壳上起念”;形气就是躯壳,是人心存在的处所。

性命之正,性命的正理、正道,是道心的发源处。

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难见耳。——因此导致人心因私欲而危险又不安静,道心细微精妙而难以显现而已。 这两句是解释“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然人莫不有是形,故虽上智不能无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虽下愚不能无道心。——但人无不有此躯体,所以,即使上智者不可能没有人的私心,也不可能不有这样的心性;即使愚蠢的人也不可能没有道心。 上智、下愚皆有躯壳,也就皆有道心、人心。

二者杂于方寸之间,而不知所以治之,则危者愈危,微者愈微,而天理之公卒无以胜夫人欲之私矣。——人心、道心就在方寸之地间杂纠结,却不知如何对待;那就人心越来越危险,道心越来越细微;从而使天理的道心**终无法战胜私欲的人心。

方寸,心也。天理之公,天理公道之心,就是道心。 卒,**终。 人欲之私,个人私欲之心,就是“在躯壳上起念”的人心。

“精”则察夫二者之间而不杂也,“一”则守其本心之正而不离也。——这就要精准体察人心与道心不使二者间杂纠结,专一坚守本心的正道而不偏离。 精,“惟精惟一”的精,精诚。一,“惟精惟一”的一,专一。 本心之正,就是道心。

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务必使道心常为身心主宰,人心就听命于道心了。 也就是道心的公理主宰人心的私欲,人心从属于道心。

而动静云为自无过不及之差矣。——言谈举止自然就没有了过头或不到位的差错了。 而,就。动静云为,言行举止;云,说。

今译 我试着议论它:心的空灵、感知、觉悟,不过是浑然一体罢了,却以为有人心、道心的差异,因为人心生于躯体的一己之私,道心源自性命的正理,这是人心与道心不同知觉的原因;因此导致人心危险又不安静,道心细微精妙而难以显现而已。但人无不有此躯体,所以,即使上智者不可能没人的私心,也不可能不有这样的心性;即使愚蠢的人也不可能没有道心。人心、道心二者就在方寸之地间杂纠结,却不知如何对待;那就人心越来越危险,道心越来越细微;从而使天理的道心**终无法战胜私欲的人心了。这就要精准体察人心与道心不使二者间杂纠结,专一坚守本心的正道而不偏离。如此这般,毫不间断,务必使道心常为全副身心主宰,人心就每每听命于道心了,危险的人心就安静下来,细微的道心就显现出来,言谈举止自然就没有了过头或不到位的差错了。

浅析 提出人心与道心的命题,人心的本质是私欲,道心的本质是公理,道心、人心,无分上智、下愚皆有之;践行“允执厥中”中道的人,应当以道心统领私心;如此便近于中道圣人了。

原文 夫尧、舜、禹,天下之大圣也;以天下相传,天下之大事也。以天下之大圣,行天下之大事,而其授受之际,丁宁告戒,不过如此。则天下之理,岂有以加于此哉?自是以来,圣圣相承:若成汤、文、武之为君,皋陶、伊、傅、周、召之为臣,既皆以此而接夫道统之传;若吾夫子,则虽不得其位,而所以继往圣、开来学,其功反有贤于尧舜者。

注释 其授受之际,丁宁告戒,不过如此。——在他们传天下大位时,叮咛告诫不过就是这四句箴言。 授,授予、授给。 受,接受、受命。 丁宁告戒,叮咛告诫。

今译:尧、舜、禹是天下大圣人,以天下相传,是天下大事。以天下**大圣人,做天下**大事,在传天下大位时,叮咛告诫不过就是这四句箴言。那么,天下**大道理还有高过这四句的吗?从此以后,前后圣君贤臣一脉相承,如成汤、文王、武王之君临天下,贤臣如皋陶、伊尹、傅悦、周公、召公,就都这样衔接上了道统的传承。像我们孔先生,即使没有圣君或贤臣的高位,他却继承前面圣人道统开启后来道统学说,承前启后的功劳反而高于尧舜这样的圣君。

浅析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四句道统箴言,是天下圣君贤相口口相传的终极真理与**高原则。孔子在道统中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高过圣君贤臣,是道统空前绝后**大圣人。

原文 然当是时,见而知之者,惟颜氏、曾氏之传得其宗。及曾氏之再传,而复得夫子之孙子思,则去圣远而异端起矣。子思惧夫愈久而愈失其真也,于是推本尧舜以来相传之意,质以平日所闻父师之言,更互演绎,作为此书,以诏后之学者。盖其忧之也深,故其言之也切;其虑之也远,故其说之也详。其曰“天命率性”,则道心之谓也;其曰“择善固执”,则精一之谓也;其曰“君子时中”,则执中之谓也。世之相后千有余年,而其言之不异,如合符节。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

注释 然当是时,见而知之者,惟颜氏、曾氏之传得其宗。—— 但当这时,亲见孔子并理解孔子真意的弟子,只有颜回、曾参是孔子道统的正宗嫡传。见,亲见。 知,知晓、理解。 宗,正宗。

及曾氏之再传,而复得夫子之孙子思,则去圣远而异端起矣。

——等到曾参再传承孔子道统时,又得以传到夫子的嫡孙子思,子思已经离祖父孔圣人较远,异端邪说就兴起了。 曾参是孔子的亲学生,子思是亲孙子,是说既有师承关系,又有血缘关系;当然就是正宗嫡传了。

子思惧夫愈久而愈失其真也,于是推本尧舜以来相传之意,质以平日所闻父师之言,更互演绎,作为此书,以诏后之学者。——子思怕越久越失掉祖父道统真传,便推究本自尧舜以来道统一脉相传的思想,并与平日从师辈父辈耳闻目睹的道统的言传身教来对质比较,又推演论证条分缕析写成《中庸》一书,以昭告后来研习道统的学者。推,推究、推演。 本,本自、自来。 演,推演。 绎,丝缕,本是名词,此处活用为动词条分缕析。 诏,告诉。

盖其忧之也深,故其言之也切;其虑之也远,故其说之也详。

——他深深忧虑道统传承,所以,《中庸》言辞恳切;考虑道统传承的长远,所以,《中庸》的解说详尽。

其曰“天命率性”,则道心之谓也;其曰“择善固执”,则精一之谓也;其曰“君子时中”,则执中之谓也。——《中庸》说“天命率性”,说的就是道心;《中庸》说“择善固执”,说的就是精诚专一;《中庸》说“君子时中”,说的就是坚持中道。 之谓也,这说的就是。 其,代指《中庸》。 执,坚持、坚守。

世之相后千有余年,而其言之不异,如合符节。——子思在前圣之后一千多年,他的言论与以前道统圣人无差异,如同符节的吻合。

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细数挑选以前道统圣人的书籍,能对道统提纲挈领并展示深刻思想,没有像《中庸》这样明晰详尽的。 历,算计、历算。选,挑选。 提挈纲维,提纲挈领张开细目。 开示蕴奥,展示底蕴及深奥的东西即深刻思想。

今译 但在当时,亲见并理解孔子道统真意的弟子,只有颜回、曾参是正宗嫡传。等到曾参再次传承孔子道统时,又得以传到孔子嫡孙子思,子思时已经离祖父孔圣人较远,异端邪说就兴起了。子思担心越久越失掉祖父道统真传,便推究本自尧舜以来道统一脉相传的思想,并与平日从师辈父辈耳闻目睹的道统的言传身教来对质比较,又推演论证条分缕析写成《中庸》一书,以昭告后来研习道统的学者。他深深忧虑道统传承,所以,《中庸》言辞恳切;考虑道统传承长远,所以,《中庸》解说详尽。《中庸》说“天命率性”,就是道心;《中庸》说“择善固执”,就是精诚专一;《中庸》说“君子时中”,就是坚持中道。子思在前圣之后一千多年,他的言论与以前道统圣人无差异,如同符节之吻合。细数挑选以前道统圣人的书,能对道统提纲挈领并展示道统深刻思想,没有像《中庸》这样明晰又详尽的。

浅析 子思对道统传承巨大贡献**突出两点:一是《中庸》对道统四句箴言的论证,二是《中庸》对道统提纲挈领的条分缕析及对道统深邃思想明晰又详尽的展示。

原文 自是而又再传以得孟氏,为能推明是书,以承先圣之统,及其没而遂失其传焉。则吾道之所寄不越乎言语文字之间,而异端之说日新月盛,以至于老佛之徒出,则弥近理而大乱真矣。然而尚幸此书之不泯,故程夫子兄弟者出,得有所考,以续夫千载不传之绪;得有所据,以斥夫二家似是之非。

注释 自是而又再传以得孟氏,为能推明是书,以承先圣之统,及其没而遂失其传焉。——道统从子思这里传到孟子,因孟子能推崇昌明《中庸》这本书,以承袭前圣的道统,等孟子去世道统就失传了。子思、孟子并称“思孟学派”即此意。 推,推崇、推许。 明,昌明、光明。 是书,《中庸》这本书。

则吾道之所寄不越乎言语文字之间,而异端之说日新月盛。——孟子以后我们道统的存在,就在儒家经典的言语文字中,但异端邪说天天翻新月月繁盛。 吾道,我们儒门的道统。 所寄,所存在之处。

以至于老佛之徒出,则弥近理而大乱真矣。——以至于老庄、佛门的信徒大量出现,老、佛的邪说越近似真理越大乱真理呀。 弥,越发。 真,真意、真理。

然而尚幸此书之不泯,故程夫子兄弟者出,得有所考,以续夫千载不传之绪。——尽管这样,但幸而有《中庸》此书存在,才得以使程家两兄弟这样儒门人物出现,据《中庸》以考索道统的传承,接上了孟子到现在千余年道统断绝的事业。 然而,尽管这样但是。 不传之绪,断绝的事业,特指失传的道统。

得有所据,以斥夫二家似是之非。——得以有所依据而驳斥老、佛两家似是而非的邪说。

今译 道统从子思这里传到孟子,因孟子能推崇昌明《中庸》这本书,以承袭前圣的道统,等孟子去世道统就失传了。孟子以后我们道统的存在,就在儒家经典的言语文字中,但异端邪说天天翻新月月繁盛。以至于老庄、佛门的信徒大量出现,其邪说越近似真理越大乱真理呀。尽管这样,但幸而有《中庸》此书的存在,才得以使程家两兄弟这样儒门人物出现,据《中庸》以考索道统的传承,接上了孟子到现在千余年道统已断绝的事业;使儒门捍卫道统有所依据,用以驳斥老、佛两家似是而非的邪说。

浅析 简述孟轲对道统的贡献。当世老、佛似是而非的邪说对道统冲击甚烈,幸得程灏、程颐兄弟发扬《中庸》思想,驳斥老、佛邪说,接上了中辍千余年的道统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从思想史或哲学史看,《论语》《大学》《孟子》更多的是现实生活的格言,梁漱溟说“孔子的学说不是一种思想,而是一种生活。”正说明这三本儒家典籍重在此岸人生的特质;所长在此岸人生思考,所短在高度抽象思辨、逻辑体系严密推理;这三本典籍所短正是老、佛两家所长;而《中庸》却有高度的抽象思辨、严密的逻辑体系;故此,《中庸》是先秦乃至儒学经典中**具有哲学特质的,这一点,是远超《论语》《大学》《孟子》的。正因此,《中庸》在理论上才堪与佛、老两家一决高下,是儒家哲学驳斥佛、老两家针尖对麦芒之思想利器。

原文 盖子思之功于是为大,而微程夫子,则亦莫能因其语而得其心也。惜乎!其所以为说者不传,而凡石氏之所辑录,仅出于其门人之所记,是以大义虽明而微言未析;至其门人所自为说,则虽颇详尽而多所发明,然倍其师说而淫于老佛者,亦有之矣。

注释 盖子思之功于是为大,而微程夫子,则亦莫能因其语而得其心也。——子思在道统传承这方面功劳很大,但若无程夫子对《中庸》提倡宣扬,那么,没有人能**《中庸》言语得悉曾子的道心呀。 于是,在道统传承这方面。 微,如果没有。 其心,他的道心,他指子思。

惜乎!其所以为说者不传。——可惜呀!程夫子的学说没有完整传下来。 其,他,指程夫子。 传,传承、流传。

而凡石氏之所辑录,仅出于其门人之所记,是以大义虽明而微言未析。——而石先生辑录的文字,仅是程夫子门人言语的记录,因此,程夫子的大体意思虽然得以明了,但程夫子精微幽隐的思想没有辨析清楚。 大义,大体意思、主要思想。 微,精微幽隐的思想、微妙的想法。

至其门人所自为说,则虽颇详尽而多所发明,然倍其师说而淫于老佛者,亦有之矣。——至于程夫子门人自己的解说,虽然很详尽并且多有发挥彰明,然而背叛师门沉溺于老、佛邪说之处,也有不少哇。

发明,发挥、昌明。 淫于,沉溺于。

今译 子思在道统传承这方面功劳很大,但若无程夫子对《中庸》提倡宣扬,那么,没有人能**《中庸》言语得悉子思的道心呀。可惜呀!程夫子学说没有完整传下来,而石先生辑录的文字,仅是程夫子门人言语的记录,因此,程夫子的主要思想虽然得以明了,但程夫子精微幽隐的思想没有辨析清楚;至于程夫子门人自己的解说,虽然很详尽并且多有发挥彰明,然而背叛师门沉溺于老、佛邪说之处,也有不少哇。

浅析 肯定曾子、二程道统传承之功,二程门人对道统传播亦有贡献,可惜因沉溺于老、佛邪说而有背叛儒学道统师门之嫌。

原文 熹自早岁即尝受读而窃疑之,沉潜反复,盖亦有年,一旦恍然似有以得其要领者,然后乃敢会众说而折其中,既为定著《章句》一篇,以俟后之君子。而一二同志复取石氏书,删其繁乱,名以《辑略》;且记所尝论辩取舍之意,别为《或问》,以附其后。然后此书之旨,支分节解、脉络贯通、详略相因、巨细毕举;而凡诸说之同异得失,亦得以曲畅旁通,而各极其趣。虽于道统之传不敢妄议,然初学之士或有取焉,则亦庶乎行远升高之一助云尔。

注释 熹自早岁即尝受读而窃疑之,沉潜反复,盖亦有年。—— 我早年曾在父辈及学长的教导下研读《中庸》时产生过许多疑问,从那时到现在反复沉思潜心思考,也有好多年了。 受读,接受父辈及学长教诲而读《中庸》。 窃,**人称我的谦称。 沉潜,沉思潜心思考。

一旦恍然似有以得其要领者,然后乃敢会众说而折其中。——

一旦恍然大悟得悉《中庸》的要领,这样以后才敢汇集各种说法并选取不偏不倚的说法。 中,不偏不倚。

既为定著《章句》一篇,以俟后之君子。——编著《中庸章句》一书,以待后来君子鉴定。 俟si,等待、等到。

而一二同志复取石氏书,删其繁乱,名以《辑略》。——与我志同道合的几个益友又拿来石先生关于程夫子及门人的书,删削其中繁杂错乱之处,取名《中庸辑略》。

且记所尝论辩取舍之意,别为《或问》,以附其后。——而且将我等志同道合者曾经讨论辨析所得的结论,单另编写为《中庸或问》,并将《中庸辑略》、《中庸或问》附在《中庸章句》的后面。

然后此书之旨,支分节解、脉络贯通、详略相因、巨细毕举;而凡诸说之同异得失,亦得以曲畅旁通,而各极其趣。——这样一来,《中庸》的主旨纲要及细目分支脉络贯通、详略得当、大小问题一一列举,各种对《中庸》说法的同异得失,也得以殊途同归,将各种看法都详尽表达。

虽于道统之传不敢妄议,然初学之士或有取焉,则亦庶乎行远升高之一助云尔。——这三本书,虽然对道统的传承不敢妄加议论,但对初学《中庸》的人或许有可取之处,对任重道远的道统传承及将道统推向更高境界也许有一点儿帮助吧。

亦庶乎,也差不多吧。 云尔,句末语气词。

今译 我早年曾在父辈及学长的教导下研读《中庸》时产生过许多疑问,从那时到现在反复沉思潜心思考,也有好多年了,一旦恍然大悟得悉《中庸》的要领,这样以后才敢汇集各种说法并选取中肯的说法,编著《中庸章句》一书,以待后来君子鉴定。与我志同道合的几个益友又拿来石先生关于程夫子及门人的书,删削其中繁杂错乱之处,取名《中庸辑略》;而且将我等志同道合者曾经讨论辨析所得的结论,单另编写为《中庸或问》,并将《中庸辑略》、《中庸或问》附在《中庸章句》的后面。这样一来,《中庸》的主旨纲要及细目分支、脉络贯通、详略得当、大小问题一一列举;各种对《中庸》说法的同异得失,也得以殊途同归,将各种看法都详尽表达。这三本书,虽然对道统的传承不敢妄加议论,但对初学《中庸》的人或许有可取之处,对任重道远的道统传承及将道统推向更高境界也许有一点儿帮助吧。

浅析 朱熹自述治学《中庸》的心路历程并为自己弘扬道学即理学的三本专著《中庸章句》《中庸辑略》、《中庸别问》做广告,潜台词是:朱某在道统传承史上是自尧、舜、禹、成汤、文、武、周公、孔子、曾子、孟子、程子以来,紧接程子而后当代道统的正宗嫡派不二传人,以自谦而又自信的口吻肯定自己是当下继往开来的道学即理学要角,是捍卫并发展道统有建树的人,是朱熹的学术自信宣言书。


上一篇: 唐诗宋词欣赏 下一篇:《庄子》之基本思想

下载课纲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