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项目管理 > 项目综合 > 工程建筑行业科学纳税
课程背景:
金税三期的严征管和国地税合并,纳税人将面临新的具体纳税问题,税务部门将会大大增强对纳税人的税务稽查力度。如何规范经营和科学纳税管理,是建筑企业面临的一大课题。
课程收益:
一、确立工程建筑行业科学纳税重点;
二、把握建筑企业各方面涉税风险与破解之道;
三、把握房地产企业在红线内外建设的公益性项目无偿移交给政府的税务处理;
四、掌握建筑企业“营改增”后增值税纳税筹划技巧;
五、使学员提高纳税管理方法的应用能力;
六、为建筑企业带来增值。
课程时间:1~2天,6小时/天
授课对象:财务人员和相关中高层、岗位
授课方式:故事案例导入、讲授、案例分析、课间活动、讨论提问、互动点评、课程总结
课程内容:
**讲 建筑劳务公司的涉税风险(隐患)与破解之道
一、劳务公司造工资表进行成本核算的涉税风险(隐患)分析
二、劳务公司与班组长或工头签订劳务分包合同的法律风险及控制策略
三、劳务公司对农民工工资发放的管理之策
四、劳务公司或建筑企业项目部的班组长提取项目利润的合法渠道
五、劳务公司农民工过程管理的内控制度设计
第二讲 建立农民工工资专户管理体制下的涉税风险(隐患)与破解之道
一、涉税风险 (隐患)分析
二、在总承包方、专业分包方(劳务公司)之间的一级分包模式下,总承包方代专业分包方或劳务公司支付农民工工资的的涉税风险(隐患)破解之道
三、在总承包、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的二级分包模式下,总承包方代替劳务公司支付农民工工资的涉税风险(隐患)破解之道
第三讲 金税三期严征管下建筑老项目已发生的成本支出,难以取得发票的涉税风险(隐患)与破解之道
一、增值税风险(隐患)
二、土地增值税风险(隐患)
三、企业所得税风险(隐患)
四、老项目已发生成本支出很难取得发票的涉税风险(隐患)破解之道
第四讲 国地税合并后社保费用的痛点及依法降低社保费的合同和制度策略
一、国地税合并后社保费用的十大痛点
二、依法降低社保费的合同和制度策略
(一)自然人挂靠的老项目已经发生的成本支出,很难取得发票的破解之道:签订承包经营合同
(二)资质低挂靠资质高的老项目已经发生的成本支出,很难取得发票的破解之道:签订清包工或劳务分包合同
(三)自营的老项目已经发生的成本支出,很难取得发票的破解之道:与核定征收的建筑企业签订专业分包合同
第五讲 “甲供工程”工程结算和审计中的涉税隐患与破解之道
一、“甲供工程”在工程结算环节中的涉税隐患
(一)招投标环节中的两种“甲供工程”现象
(二)“甲供工程”业务中的总额结算法和差额结算法
(三)总额结算法对发包方和施工方的涉税隐患分析
(四)“甲供工程”业务在工程结算中涉税隐患破解之道
二、“甲供工程”业务审计中的认识误区及对策
(一)“甲供工程”业务审计中存在的重大认识误区
(二)“甲供工程”的工程概算中的工程计价方法
(三)“甲供工程”业务的标准审计方法
第六讲 建筑老项目的涉税隐患与破解之道
一、营改增前母公司中标子公司施工,子公司以母公司名义核算,母公司划转项目利润给子公司,沉淀下来的“内部往来款”的涉税风险及破解之道
(一)涉税风险分析
(二)破解之道
二、营改增前的老项目在营改增后发生的发包业务的涉税风险及破解之道
(一)营改增前的总承包方承包的项目选择简易计税方法,营改增后与分包方签订专业分包合同的增值税计征方法的选择
(二)营改增前与总承包方签订的合同,双方都选择简易计税方法,营改增后增加工程量的增值税计税方法的选择
第六讲 建筑企业总承包合同的涉税风险隐患源头与破解之道
一、建筑企业总承包合同的涉税风险隐患源头:建筑合同与招标投标文件的实质条款不一致
(一)招标文件中的实质条款有哪些?
(二)建筑合同与招标投标文件的实质条款不一致的财务、税务和审计风险分析
二、破解之道
(一)审视招标文件涉税条款的技2、审视和察看建筑合同涉税条款的技巧
(二 )建筑企业总承包合同涉税风险防范之策:建筑合同与招标投标文件的实质条款保持一致
第七讲 建筑企业由核定征收改为查账征收期间的涉税风险隐患与破解之道
一、核定征收期间存在的涉税风险隐患
(一)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的风险
(二)企业所得税风险:应纳所得税额超过20%存在补税的风险
(三)核定征收期间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风险化解策略
二、核定征收改为查账征收期间的亏损弥补、跨期发票的处理
(一)核定征收期间的企业亏损能否在查账征收期间的税前弥补?
(二)核定征收期间发生的支出,在查账征收期间收到的发票能否抵扣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三、核定征收改为查账征收前的收入处理
(一)核定征收期间,已经结算且未收工程款的处理:开票给发包方按核定征收处理
(二)核定征收期间已经完工未决算项目的收入处理:改为查账征收前进行决算,按核定征收处理
(三)核定征收期间未完工在建项目收入成本处理:按核定和查账征收划段处理
第八讲 房地产企业在红线之内和红线之外建设的公益性项目,无偿移交给地方政府的增值税、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处理
一、红线外支出——土地置换政府项目模式的法务、财务和税务处理
(一)法务处理
(二)财务处理
(三)税务处理
二、“红线外支出”——无偿移交政府模式的法务、财务和税务处理
(一)法务处理
(二)财务处理
(三)税务处理
第九讲 建筑企业“营改增”后增值税纳税筹划
一、如何从税负角度选择纳税人身份
二、如何规划增值税税负平衡
三、如何规划兼营、混合销售以及混业业务
四、如何规划租赁业务
五、如何优化采购运输费税负
六、建筑企业如何做好“甲供材料”业务的风险管控
七、建筑企业尽可能的签订包工包料的建筑合同
八、水电费管控
九、如何现划劳务独立以降低增值税税负
十、如何做好分散经营的涉税规划
十一、如何做好联合经营的税务风险管控
十二、如何做好资质挂靠的税务风险管控
十三、资质筹划
十四、采购模式筹划
十五、免税项目筹划
十六、纳税人资格筹划
十七、出口退税的纳税筹划
十八、利用资产重组和股权转让筹划
第十讲 案例分析
案例一 清包工程提供建筑服务的纳税筹划
案例二 甲供工程提供建筑服务的纳税筹划
案例三 为老项目提供建筑服务的纳税筹划
案例四 进项税额分期抵扣的纳税筹划
案例五 改变投资方式成立房地产公司的筹划
第十一讲 互动与答疑
时长:1~2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