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财务管理 > 信用管理 > 新形势下的信贷风险识别与防控(全流程)
课程背景:
自2017年开始的、以同业、理财和表外业务等为重点的“三三四十”专项治理和综合治理,监管当局先后已修订和制定近百部监管制度、法规、办法,弥补监管制度的漏洞和空白,银行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外部金融监管的强化和内部自我约束的加强转变。
但是,随着2020年初在全球爆发、蔓延“新冠肺炎疫情” ,对经济社会影响的强度超预期,引发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矛盾的深化,金融市场对外部冲击高度敏感,市场异常波动风险不容忽视。近期,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等部门发布了两项新的货币信贷政策工具。一是中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加上一个支持工具,力争实现“应延尽延”;二是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支持计划。引导商业银行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推动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优化融资环境,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
由于中国银行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信贷人员(包括客户经理、贷款评审人员)队伍普遍存在从业人员的年轻化,而很长一段时期以来,在信贷人员培训方面,更多的采取碎片化、简单化的模式,只片面强调怎么去做而忽视让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培训,因此信贷人员队伍中普遍存在着:信贷基础知识不扎实,人为地将贷前、贷时、贷后分割开来而对信贷资产的安全带来重大的隐患;信贷人员对借、贷双方的权利义务认识不足而形成“不会管”、“不敢管”和“不尽职”的尴尬的局面,甚至对借款人的还款来源主要依据必须财务分析方法知之甚少,无法掌握借款人的有效资产,在授信业务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缺陷、隐患。造成国内银行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逐季下滑,甚至“前清后冒、边清边冒,清的没有冒得快”的被动局面,既不利于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的发展壮大,又阻碍了金融机构经营业绩的提升。尤其是当“应延尽延”政策过后如何面对、化解信贷资产质量下降矛盾?
因此,银行业金融机构,如何帮助授信工作人员从本质上认识信贷业务的实质,自觉转变和提升对信贷业务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对信贷风险的识别能力与防控能力,对后疫情时代银行信贷资产会出现较大困难的可能性,积极排查、寻找过往授信业务中存在的缺陷、漏洞,有效利用当前“应延尽延”相对宽松的金融环境,在延期业务操作中予以清理或弥补,实现对后疫情时代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保持高度警惕和超前的保全意识信贷人员的职业素养。
课程设计:
信贷业务的培训必须回归全流程管理的原则。
1. 以尽可能精、短的课时帮助授信人员理清信贷业务依据的主要法规和原则,了解银行广义信贷业务的负债、资产、中间业务三大业务的实质既关系,自觉地在资产业务中将三大业务有机结合起来,推进银行各项业务的综合发展。
2. 帮助授信人员理解各个岗位的尽职要求与标准,从之前的“知其然”进一步到“所以然”,转变对风险识别与防控的理念从而上升为良好的信贷文化。
3. 叙做授信业务必须是“熟知你的客户和熟知客户的业务”,对不了解的行业和客户,不得轻易授信。授信人员应掌握“交叉检验”的基本方法并灵活地运用在客户准入人品和背景的分析,经营模式、有效资产的排摸与判断,不同性质企业(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的法律特征和风险点的识别。
4. 从信贷角度分析影响信贷资产安全的主要科目及报表的特点,掌握快速判断企业报表真伪的方法,正确理解和运用现金流量表的基本含义及作用,动刀企业建账的基本流程及查账的基本方法。
5. 学习信贷法律的基本知识,掌握担保、抵押、质押的基本要求与风险防控要点,有效设置借款人的违约成本,强化借款人到期还款意愿。
6. 贷时审查要点分析及主要授信产品的运用条件和风险点的识别。
7. 理解贷后管理的内容和意义。
8. 以上课程内容和知识点都将配以合理的案例进行剖析教学,知识点与案例比例约1:1.5,以增加学员的学习兴趣和便利理解、掌握。以下课纲可根据需求的重点及课时设置可定制为:《授信业务审批决策能力提升和授信方案优化》、《信贷视觉下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与舞弊识别》、《贷后风险管理的难点与案例剖析》、《信贷业务法律风险的识别与防控》、《授信业务尽职调查及报告撰写的内容和要求》等个性化课程。
课程效益
1. 了解新形势下银行信贷风险基本特征及管理要求——贷前调查是防范授信风险的基础,贷后管理是控制授信风险的关键, 不能人为地将贷前、贷时、贷后割裂开了,因为本次的贷前可能是上次的贷后,本次的贷后也许是下次的贷前。
2. 理解授信业务尽职依据及要求——贷款管理是法律赋予贷款人的权利,也是借款人必须履约的义务;免责的前提是要尽职,好贷款是靠管出来的,有效体现信贷人员的职业素养,对后疫情时代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和安全保持高度警惕和超前的保全意识。
3. 掌握尽职调查的基本方法及基本内容——“交叉检验 ”核心是找“找证据”,其作用就是解决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的问题;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选择企业实际控制人及高管具有良好个人品质的客户,对银行的风险控制是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财务报表是作为分析客户财务状况和偿还能力的主要依据;抵质押有助于提升还款能力,但再好的抵质押也不能使坏客户变好。
4. 掌握授信工作尽职所需的综合知识及法律基础的储备——识别不同性质企业(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的法律特征和风险点,提高尽调的效率;**案例剖掌握一般财务信息甄别和“三表”勾稽关系在信贷业务中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及2018年、2019年企业报表格式的两次变化的内容和对信贷风控的意义,有效地、快速识别一般的财务舞弊现象;具备对风险缓释措施风险特征的一定识别能力和择优取舍风险缓释措施的本领,及时知道《民法典》对信贷业务与现行法律的变化内容和要点,了解《九民纪要》对资产保全的影响内容及程度。
课程对象:国有大银行、股份制银行分行及以下各类授信人员,城商行、农商行、金融担保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各层级授信人员。
课纲
带(*)标记为根据不同课时、对象而作相应调整内容
一、新金融、新形势下的风险特征
1. 新金融、新形势下的信贷风险特征
1) 银行面临的内、外部变化的因素——后疫情时代银行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和超前的保全意识,正确理解、落实好“应延尽延”的政策。
2) 治理银行业金融乱象——2017年开始的以同业、理财和表外业务等为重点的“三三四十”专项治理和综合治理,外部监管思路发生变化,银行简单依靠规模趋动的发展模式时代结束了;2020年银行机构市场乱象整治要“回头看”。
3) 基本结论
Ø 防风险 去杠杆 强监管下:监管套利消失
Ø 银行经营:竞争格局变化 回归借贷本源
2. 管理风险,首先要识别风险——商业银行会面临哪些风险?
1) 巴塞尔委员会的风险分类——八大风险类型
2) 《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十大风险类型
3) 为了增强全球银行业资产风险分类标准的一致性和结果的可比性,《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介绍。
3. 不良贷款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信贷风险防控的重点:
1) 外部的原因
Ø 信用风险——宏观政策变动,市场环境变化,国际市场影响,产业政策调整(案例),经营者经营不善,小微企业信用环境下降(案例)……
Ø 操作风险——虚假资料欺诈(案例),盗用……
Ø 司法原因——各地执行标准不一,执行难度大(案例),诉讼成本高(案例) ……
2) 内部原因
Ø 操作风险——制度落实不严(案例,抵押登记失效案例)、制度设置不当(判例),违反审慎性原则、程序存在漏洞,内部欺诈(案例),产品设计缺陷,违规放贷……
Ø 法律风险——合同、文本存在缺陷,合规经营制度不全(案例)
Ø 贷后管理不到位(不会管、不敢管、不尽职案例)……,以《民法典》为依据,分析借贷双方的权利、义务。
4. 防控信贷风险的策略与措施
1) 策略——树立正确的风险观。银行不仅是“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并以“经营风险”为其盈利的根本手段。银行不能消除风险,而应**对风险的有效识别和有效管理获取银行盈利。
2) 措施——将信贷风险防控关口前移
3) 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及关系
5. 审查基本要求
1) 表面真实性审查——对相关资料进行表面真实性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
2) 完整性审查——授信资料是否完整有效
3) 合规性审查——借款人经营范围,授信业务是否符合国家和银行信贷政策
4) 合理性审查——借款人行为的合理性,贷前调查中使用的信贷材料和 信 贷结论在逻辑上是否具有合理,工具使用是否恰当
5) 可行性审查——授信业务主要风险点及风险防范措施、偿债能力、授信额度、价格、期限、担保能力是否可行和风险可控
6) 审查、审批不尽职的案例分享——照搬网上信息、社会责任感、未识别减资风险、缺乏依据凑数、财务造假
6. 授信报告如何体现尽职调查的信息
1) 一是将风险识别程度在授信报告中充分揭示出来
2) 二是制定的风险防控措施在授信报告中表述明确
二、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
1. 管理信贷风险的法规依据?
1) 《贷款通则》——借贷双方的权利、义务(《民法典》规定)
2) 《贷款新规》——《贷款新规》核心要义
3) 《商业银行法》——安全性是效益性的前提,流动性是安全性的条件
2. 授信尽职的依据与要求——《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试行)》的解读
1) 授信调查尽职要求(案例分析)
2) 授信审查尽职要求(案例分析)
3) 授信审批尽职要求(案例分析)
4) 授信后管理尽职要求(案例分析)
5) 授信工作尽职评价要求(案例分析)
6) 授信业务问责及责任类型——防范道德风险
7) 预警信号风险提示
3. 尽职调查目标——查找有效资产
1) 什么是有效资产及意义?(案例分析)
2) 如何查找有效资产?如何撰写贷款报告?如何进行授信审查?——案例分析讨论(约1.5课时)
3) 如何对待复印件——复印件效力判例
4) 交叉检验方法的运用
5) 以《民法典》为依据,厘清夫妻共同债务的确认(配偶、原配偶、新配偶)对信贷风控的重要性(案例分析)
三、具备对客户经营情况尽调的能力
1. 如何对授信对象的经营及背景进行尽职?
1) 授信客户准入的原则——“熟知你的客户和熟知客户的业务,对不了解的行业和客户,不得轻易贷款”
2) 授信尽职除要调查、分析企业经营能力及财务状况等基本情况外,还应重点考察:
Ø 借款人(管理者)的人品、诚信度(“防火墙”案例,表见代理判例)及债务人的道德水准
Ø 考察企业(经营主体、经营者)是否存在“死亡”风险的预警信号?(图示)
Ø 债务人是否存在股权纠纷(夫妻离婚争股权判例)及对贷款可能产生的影响?
Ø 经营是否有特许规定(案例)
Ø 企业有无引入战略投资人及企业架构?——引入战略投资人的公司架构及风险特征(案例)
3) 小微企业的通病
Ø 小微不良贷款特征和原因
Ø 申请贷款的小微客户类型
Ø 小微企业授信风险识别要点及把握重点
4) 央企(国企)的授信业务,也应按银行正常程序进行尽职调查(案例分析)(*)
5) 集团企业授信(案例分析)
2. 行业背景分析的一般要求
1) 行业是否符合国家和当地政府产业政策导向
2) 行业对经济周期反映的敏感程度
3) 要重视行业而不能为行业(高科技行业客户进入时机的案例)
3. 销售(渠道)的风险特点
1) 对不能保证销售款安全回笼的客户,银行应十分谨慎
2) 渠道商案例分析
3) 销售政策或销售渠道是一个企业(客户)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四、具备对财务信息甄别的知识和财务舞弊识别能力
1. 财务分析一般方法
1) 定量分析的方法
Ø 趋势分析
Ø 静态分析
Ø 比较分析
2) 财务分析——思维导图
2. 企业财务报表的现状及认识
1) 现状(报表造假案例)
2) 认识(重要会计准则的理解)
3) 对财务报表分析的体会(从逻辑上判断、分析虚假报表的形式——案例分析)
4) 2018年、2019年企业报表修订对信贷风险防控的意义。
3. 主要会计科目的分析及运用
1) 资产类科目分析
Ø 货币资金(货币资金与还贷能力案例的分析)
Ø 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及案例(挪用、抽逃资金风险识别案例)
Ø 存货及存货管理的虚假形式
Ø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中融资租赁的作用及风险形式的案例*)
Ø 无形资产
2) 负债类科目分析(企业融资渠道及引申的风险案例,新三板的优、劣势案例分析)
Ø 短期借款及案例
Ø 应付账款及案例
3) 所有者权益
Ø 注册资本及认缴制案例
Ø 企业融资渠道——导图,
Ø 出资人不出任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可能情况的分析
Ø 公司股权(票)是否已质押及质押比例?
4. 三表关系及作用
1) 资产负债表反映三类信息
Ø 短期偿债能力
Ø 资本结构和长期偿债能力
Ø 财务弹性
Ø 资产负债率不是决定企业破产与否的唯一指标(案例)
2) 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
Ø 不同结构损益表表达的信息解读(案例)
Ø 营业收入造假几种手法分析
Ø 粉饰报表一般会有哪些途径?(虚增销售案例,变更这就政策案例,纳税表与利润表揭示造假案例)
3) 现金流量表反映在一定会计期间内企业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Ø 现金流量八大类型
Ø 现金流量表分析——是否健康案例
4) 三表勾稽关系在信贷授信业务中的运用——快速识别三表的真实性的简易方法
5. 查账的基本方法
1) “表里如一”辨用途
2) 简易的查账方法
3) 小微企业资金体外循环基本特征(案例)
6. 财务信息印证的方法
1) 资产的印证
2) 负债的印证
3) 权益的印证
4) 收入的印证
5) 利润的印证
6) 现金流的印证
五、具备择优取舍风险缓释措施的本领
1. 法律风险贯穿于信贷全流程管理——《民法典》的变化
1) **易出现法律风险的节点
2) 防范信贷法律风险的三性原则——可预见性,可预防性,可控制性
3) 目标—控制风险、减少损失
2. 担保的一般规定和要求——《民法典》的变化
1) 担保范围、担保期间不同情况的规定及担保方式对应主体的特征
2) 目标—控制风险、减少损失
3) 同一债务两个以上保证人如何实现?人保、物保并存时如何实现担保权?
4) 转让债务的保证责任及责任免除?
5) 合同的主、从关系及主、从合同分别无效的责任分析?
6) 债务转让的条件及风险点
3. 担保风险—保证担保风险的防控——《民法典》的变化
1) 合格保证人及保证人风险提示(案例分析)
——《个人循环贷款合同》**高债权设定的风险?
——连带还款约定代替连带责任保证的风险?
——不特定债权人的担保决议书的风险?
2) 案例分享——假名、借名、冒名贷款案例,担保决议无效案例
3) 担保风险的防控要点
4. 担保风险—抵押担保风险的防控——《民法典》的变化
1) 抵押担保的基本概念
Ø 抵押担保定义及可抵押财产?
Ø 抵押生效的要件及物权,物权变动生效原则;
Ø 抵押担保案例分享——结构改变无法处置的案例,名义价值与变现价值的案例。
2) 贷款抵押担保风险防控要点及案例分享:
Ø 抵押财产应符合法律规定——未成年共有房导致抵押合同无效案例,未成年名下房产执行案例
Ø 在建工程抵押担保规定——在建工程抵押担保的风险防控及在建工程是否可为他人抵押担保?
Ø 预告登记与预售登记的法律作用和地位——预告登记失效案例及防控要求
Ø **高额抵押担保应关注的问题——**高额抵押担保案例分析,顺位抵押的操作要求
Ø 抵押物出租的风险防范——“先租后抵”案例及分析防控要求
Ø 采矿权是抵押的法律规定及风险防控——案例分析
5. 担保风险—质押担保风险的防控——《民法典》的变化
1) 抵押与质押的区别
2) 动产质押“五问”及案例
3) 应收账款质押风险的防控
Ø 应收账款确认时间
Ø 应收账款质押信用风险
Ø 应收账款质押法律风险
Ø 应收账款质押操作风险
Ø 应收账款质押风控要点
4) 股权(票)质押风险的防控
Ø 股权质押的合规性
Ø 股权质押类型及风险
Ø 股票质押融资的核心条款
5) 质押风险的防控要点
六、贷时——方案制定要求,合同的准备、额度的使用,授信产品的运用
1. 放贷前、后的银行地位
1) 贷款发放之前,银行处于比较有利的优势地位
2) 贷款一旦发放,双方地位就发生了逆转
2. 授信产品的运用(*)
1) 一般流动资金贷款(*)
2)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
3) 固定资产贷款及项目融资——审批制、审核制、备案制,自有资金比例(*)
4) 国内保理——应收账款保理案例,应收租赁保理案例(*)
5) 应收账款质押(*)
6) 国际贸易融资——国际信用证,国内信用证,押汇,福费廷(*)
7) 农户贷款——农行贷款风险梳理及管理经验(*)
8) 住房按揭贷款——判例(*)
3. 授信方案设计的目标(*)
4. 授信额度的确定——“以偿定贷”理念(*)
5. 受托支付制度(*)
6. 合同的准备——《民法典》的变化
七、坚持“谁放款,谁负责”的贷后检查原则
1. 贷后管理的意义及《贷款新规》规定的贷后管理原则(*)
1) 贷款发放之前,银行处于比较有利的优势地位
2) 贷款一旦发放,双方地位就发生了逆转,银行就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
2. 贷后管理的内容及流程——判例分析(贷后检查,贷款分类,风险预警,授信策略,授信档案管理、打官司就是打证据)
3. 不良贷款的管理——帐销、案存、权在(*)
4. 不良贷款行动策略的原则及不良贷款保全基本方法(*)
八、信贷法律风险常见类型及问题(结合《民法典》的变化分析)
1. 三名贷款如何定性及各方责任?(*)
2. 保证金账户是否可冻结、扣划?贷款保证金能对抗第三者?(*)
3. 未经总行批准,银行分支机构对外提供担保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4. 公司分支机构和内设部门是否可以作为借款人或担保人?(*)
5. 学校、医院等公益性单位是否可以作为借款人或担保人?学校医院的公益设施可否作抵质押?何为非盈利法人?(*)
6. 未成年人是否可以将登记本人名下财产为父母借款作担保?(*)
7. 夫妻一方对外所负债务,是否为夫妻共同债务?配偶、原配偶、新配偶的责任?(*)
8. 公司和个人是否可以同时作为共同借款人?(*)
9. 借新还旧、展期、无还本续贷法律责任相同吗?(*)
10. 人保 物保及“无论无论”条款就一定安全?(*)
11. 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有哪些特殊要求?(*)
12. 夫妻股权争议是否会危机信贷资产安全?夫妻一方未经对方同意转让股权是否有效?(*)
13. 结合《民法典》,分析盈利法人、自然人、非法人组织企业的区别对信贷防控的要求?(*)
14. 表见代理如何运用?结合《民法典》关于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规定(*)
15. 应收账款质押有哪些风险?(*)
16. 采矿权是质押还是抵押?会有哪些风险?(*)
说明
本次课纲特色:以一个课纲为主干线,根据客户的需求可演化《授信业务审批决策能力提升和授信方案优化》、《信贷视觉下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与舞弊识别》、《贷后风险管理的难点与案例剖析》、《信贷业务法律风险的识别与防控》、《授信业务尽职调查及报告撰写的内容和要求》等个性化课程需要,不再另行编制企业课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