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智慧 > 佛学 > 佛心商道--佛光照亮企业家精神
【课程概述】
明清以来,佛教式微,大众对佛教的误解也越来越多,比如“迷信化”、“鬼神话”“庸俗化”、“学术化”,等等,更多人误会佛教是一个宗教,可能百分之九十的人,甚至更多的人都会认为佛教是个宗教。把佛教这两个字拆开来说一说,佛和教。
什么是佛?佛是一个人,他是人字旁,他不是神,英文叫Buddha,中文的意思就是觉者,觉悟的人。
何谓教?它教育我们懂得人生、的真相,《阿含经》、《法华经》云:“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是说一切诸佛教化众生的方法。
正如六祖大师所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教产生于人间、立足人间,它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人生的问题,学佛是为了成就佛陀一样的生命品质,所讲的智慧是人生的智慧,教给人们如何善待人生。稻盛和夫说:纯粹的心灵造就伟业。企业家对于企业的构建,从根本上说是企业家心性的外化,企业是企业家心性的外在表现,所以说企业家有什么样的心性就会做成什么样的企业。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政策型”和“资源型”而在向“管理型”和“企业家型”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困顿重重。
本课程主要在于对佛教的生命探索建立有系统且稍微全面的涉猎与认识,引发反思,形成观点,并得以落实在自己的人生历练,并将佛法智慧运营于企业经营和管理之中,以明确的道德规范机制,培养有素养的员工,建立快速反应的内部流程机制,从而实现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和满意的顾客群,积累无形的知识资产,**终实现企业成长的自我超越,达到企业家精神为引领的,依赖创新和服务做强、做大的企业状态。
【课程对象】
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 核心团队与高层主管, 准备进入公司管理层的储备干部, 致力于企业发展策略与实施的管理工作者
【课程时间】12小时,2天
【课程目标】
透过本课程的历练,学员可预期达到如下八项成果:
Ø 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生命的不同面貌;
Ø 增进对生命哲学思惟的能力,尤其著力在生命意义的探讨与生命价值的抉择;
Ø 拓展对自我了解的广度与深度;
Ø 对佛教的生命探索与实践,形成一定水准的认识,对佛教生命哲学形成一定水准的认识;
Ø 在企业经营中树立“正知正见”,了解企业经营的终极理念和真髓;
Ø 心灵造就伟业,开发领导者的“悲智”的心智模式;
Ø 学习佛法智慧,实现企业从“政策型”、“资源型”向“管理型”和“企业家型”转变思路;
Ø 结合西方先进管理理论,建立东方情境下的经营哲学、管理哲学。
【课程内容】一、佛教溯源:人生路这样走
1、佛教者何
2、幸福者何
3、认知自我
4、生从何来、死亡何去
5、人生者何
6、幸福人生的原理
二、门外说禅:自在解脱路
1、禅为何物
2、禅的初体验
3、心经的禅观
4、企业家如何学佛
三、中国企业面临的“七个不安”—陈春花教授
1、我们的增长是否有泡沫?我们的增长是源于自己能力的增长,还是源于市场的增长?
2、这种增长是否稳定和可持续?
3、我们是否有能力作大规模的系统作战,还是仅仅依赖营销的技巧和低成本的能力,依靠我们在产品规模上的付出?
4、在市场上凭什么活下来?是依赖核心竞争能力吗?
5、什么是真正全球化?面对全球化?
6、我们对服务的理解是增值还是弥补产品不足或漏洞?
7、队伍学习力是否长久。激情和创业能力保持多久?是心”。
四、“将心来、与汝安”—如何应对中国企业的七个不安
1、“不安”源于智慧不足、“恐惧”来源慈悲不够
2、“正思维”:经营的本质、管理的本质、人性的本质
3、面对“七个不安”的初发心--建立直指人心的价值理念
4、面对“七个不安”的智慧心—塑造东方情境下的经营新哲学
5、面对“七个不安”的慈悲心—接纳一切的学习精神
6、面对“七个不安”的无畏心—“如是因果”的管理哲学
五、 从“六度”处学起 --管理者的“心的训练”
1、 布施到彼岸—打开管理者的“心量”
2、 持戒到彼岸—塑造管理者的“心定”
3、 忍辱到彼岸—调服管理者的“心境”
4、 精进到彼岸—激励管理者的“心能”
5、 禅定到彼岸—引发管理者的“心智”
6、智慧到彼岸—圆满管理者的“心性”
六、“西学东渐”—成就东方情境下的“企业家精神”
1、发勇猛心,“削足适履”虚心学习
2、发出离心,从企业家的企业到企业的企业家
3、发智慧心,以“空性”智慧,面对不确定性
4、发菩提心,企业家精神是变革与创新
5、“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走上**真**彻底的解脱彼岸
七、 稻盛和夫--企业革新的源动力是经营者一颗纯粹的心
1、激发革新,如何激励组织的“无畏心”?
2、面对革新,如何创造组织革新氛围的“无二心”?
3、护航革新,如何做到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的“平等心”?
4、变革创新,如何建立破除藩篱的“无我心”?
5、打破平衡、混沌思维、超越竞争,让企业走上不断革新的“如是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