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有一定的授课基础和经验的讲师而准备,本课程提供了一套系统的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的流程和工具,指导讲师一步步地完成课程开发和教案编写,将平时自己准备的素材和教学工具与课程完整地结合在一起,并不断地通过评估学员授课效果,修改和完善课程,最终将课程变成一个成熟的课程,让其他讲师也能参考教案将课程原汁原味地表现和演绎出来,达到不同讲师授课“千人一面”的效果。							
						
							
	一、大脑学习的奥秘
	1. 教育和训练的区别
	2. 企业内部讲师的关键任务
	3. 信息传播的规律-成人三种认知模式
	4. 内部讲师“T”的标准
	5. 讲师的能力模型
	 
	二、行动发现学习法
	1、成人为什么会学习?
	1)成人的‘教’与‘学’有哪些步骤和过程?
	2)成人学习的四种状态
	2、行动发现学习法-教学方法
	1)培训的实质
	2)行动发现学习法中学员和老师的职责
	3)启发与开悟
	 
	三、课程结构设计的基础
	1、结构化信息与非结构化信息的区分
	2、从课程设计的准备素材中提出:桃核、桩子和支架
	3、桩子的分类:主桩、次桩、细桩
	4、结构设计的重要工具:同位概念、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
	5、以内容为导向的培训课程设计
	 
	四、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设计
	1、课程结构设计示范
	2、使用‘脑图’软件设计课程结构的原则
	3、确定课程目的
	4、确定课程目标
	5、确定课程分解次目标和授课知识点
	6、课程设计者根据自己的假设设定课程的重点和关键点
	课堂练习:每个学员设计自己的课程结构脑图
	 
	五、培训需求分析和问卷设计
	 
	1、学习需求分析-课程设计的目标设计
	课程目标的设计:内容导向还是问题导向
	2、短板分析法
	3、学习者分析-课程设计的方法设计
	1)ABC分析法
	2)菜单式培训需求分析表的设计
	4、教学内容分析-课程设计的结构设计
	1)关键因子分析
	2)干扰因子分析
	3)前置和后置因素分析
	4)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编制学习地图
	课堂练习:练习设计培训需求调查分析表和学习地图
	 
	六、讲授的七种方法和素材编辑
	1、图像表达法
	2、讲授七步法
	3、双线类比法
	4、找痛挖坑法
	5、问答教学法
	6、案例教学法
	7、活动示范法
	 
	七、课堂教学目标的评价和设计
	1、课堂教学目标的种类和层次
	2、概念性知识的教学目标评价和设计
	3、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目标评价和设计
	4、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评价和设计
	课堂练习:不同教学目标的设计练习
	 
	 
	一、         课后跟进与评估
	因为培训师的课程设计与开发技巧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技巧,单单依靠老师讲解是无法真正让学习者掌握这门技巧的,所以授课结束后需要培训组织者和学员按照老师布置的任务和作业,认真地完成和执行,才能达到培训的效果。
	(一)为了跟进培训后的学习成果,我们跟进做的工作:
	在培训结束后一个月之内辅导内部讲师根据课程设计的要领编写课程教材和教案,对课程的教学对象实施具体的培训需求问卷分析,并根据问卷对课程设计提出修改。
	安排每个学员授课,讲自己设计的主要教学活动和需求分析/教学评估的手段和工具,并解释设计的出发点和理由。
	安排开发课程的主培训师进行专业内容的提到和提升。
	根据学员设计的情况和改进点,写出每个学员的课程设计的评估报告。
	(二)学员在完成第二阶段培训后需要完成的工作:
	按照授课老师在课堂上布置的任务完成作业:至少6小时的课程设计,包括课程前的需求分析,主要教学活动和课程结束时采用的教学评估手段;
	安排说课1小时,回答别人的问题;
	根据被人提出的问题,修改课程设计和教案。
	学员完成作业后再安排1天培训,由学将员自己准备的课程呈现30分钟,由老师给出点评建议,**对照项目开始学员的实际状况和项目结束后学员的确实际表现,后给每个学员一份评估建议和报告,同时给本次培训项目一份总结报告,总结学员的进步和项目取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