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诺达名师!
客服热线:18898361497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管理 > 生产综合 > 新质生产力重点产业研究与发展趋势分析

来寂则

新质生产力重点产业研究与发展趋势分析

来寂则 / 宏观经济&资本运营实战专家

课程价格: 具体课酬和讲师商量确定

常驻地: 深圳

预定该课 下载课纲

咨 / 询 / 热 / 线 18898361497

在线咨询

课程大纲

课程背景:

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就是社会生产力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的不断发展的过程。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的跃迁,是基于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新型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不仅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更是开辟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潜力赛道。

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中的“新”,不仅仅是新科技、新业态、新模式,核心要素是“新人才”,这是新质生产力的决定性要素,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一大批“高精尖”科技人才,还需要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新质生产力代表生产力的跃迁,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新质技术创新驱动,特别是在5G、AI、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工业机器人等新质创新技术创新驱动下形成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领域、新动能,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础。例如“5G 工业互联网”已经深入制造业的“研、产、供、销、服”等各环节,在加速创新驱动,服务绿色低碳、促进消费升级、保障安全生产、促进集群发展、加快产业融通等新模式、新产业、新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必须全面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需要举全国之力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全面推进制造业向高端迈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全面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战略格局。

课程收益:

● 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时代背景与内涵

● 知晓新质生产力的市场现状及行业构成

● 掌握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布局与传统生产力的产业机遇

● 新质生产力热门行业的产业梳理与发展展望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国有企业中高层、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上市公司董监高、国有投控平台中高层及员工

课程方式:课堂讲授 图标分析 要点提炼

课程大纲

**讲:新质生产力的新时代深度解读篇

导入:新质生产力是如何起源和诞生的?

一、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背景

1. 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当代化

2. 蕴含着生产力从量变到的质变的飞跃

3.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亟待转变,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培育新质生产力

4. 培育新质生产力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二、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内涵

1. 技术突破、要素创新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新质生产力”

2. 新质生产力重大历史意义:“告别传统的历史,奔赴新质的未来”

3. 新质生产力主要包括:战略新兴产业以及未来产业两大内容

4. 新质生产力积聚动能有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三、新质生产力的市场现状

1. 新质生产力发展需与活跃资本市场配合

2. 我国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条件逐步具备

3. 硬科技是新质生产力核心,已逐步被国家提升至战略层面重点部署

4. 我国新质生产力正在快速发展

四、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区别

1. 新质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力的区别是什么?

2. 新质生产力把握的关键点在哪?

3. 从劳动者、生产工具及生产关系理解新质生产力

4. 四大指标度量新质生产力发展举

五、新质生产力的产业构成

1. 战略新兴产业的构成、机遇与布局方向

2. 未来产业的构成、机遇与布局方向

第二讲:人工智能产业篇

一、人工智能的初步认知

1. 人工智能行业概述

1)人工智能定义

2)人工智能分类

3)人工智能发展特征

4)三要素:数据、算力、算法

2. 人工智能发展历程

**次浪潮:核心是符号主义

第二次浪潮:专家系统推动人工智能从理论走向实际

第三次浪潮:深度学习的突破

二、人工智能的竞争格局

1. 行业格局分析

1)竞争格局

2)行业现状

2. 国内市场现状

1)人工智能行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浪潮

2)人工智能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场景应用是近期关注重点

三、技术要素分析

1. 技术演进

2. 底层技术

3. 应用技术

4. 生物识别

四、人工智能产业链概况

1. 产业链概况

2. 产业链上游解析

3. 产业链中游解析

4. 产业链下游解析

五、ChatGPT与AIGC生成式AI

1. 全球AI界的“iPhone时刻" ,ChatGPT开启新纪元

2. AIGC多场景应用处于爆发前夜,万亿市场打开

3. 大模型进入战国时代,激烈竞争已然到来

4. ChatGPT迭代演进

六、细分子行业深度研判

1. 算力端分析

2. 算法端分析

3. 应用端分析

4. AIGC未来市场空间预测

七、细分子行业未来展望

1. 算力端

1)AIGC发展带动AI服务器需求释放

2)服务器上游指标向好,资本开支有望提升

3)国内AI服务器具备领先优势

2. 算法端

1)基础算法的积累

2)生成式AI模型发展历程

3)GPT系发展

4)大模型时代,参数量指数上升

5)CV任务已迈向扩散模型生成阶段

6)国内外图像生成代表模型

7)多模态阶段实现弯道超车

3. 数据端

1)高质量数据是AI大模型训练的必要要素

2)数据要素是新型生产要素

3)数据要素投资机会大幕将启

4)数字经济高速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增量空间广阔

5)《数据二十条》要点解读

6)数据要素的应用市场

7)国资云

4. 应用端

1)AI 医疗

2)AI 办公效率工具

3)AI 金融

4)AI 教育

八、社会经济价值与发展前瞻

1. 社会经济价值

1)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人工智能助力产业经济价值实现

2. 市场前景前瞻

1)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整体呈快速发展趋势,行业大环境持续向好

2)政策:人工智能政策红利日益凸显

3)技术:应用驱动创新、积极补齐短板,已基本形成创新高地

4)产业融合:AI持续泛化,持续深入赋能传统行业并保持健康发展态势

5)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市场份额将进一步集中

3. 核心结论

第三讲:低空经济篇

一、认识低空经济发展

1. 低空经济政策变化驱动

2. 低空经济规章变化

3. 低空经济行业变化

4. 三因素共振为低空经济发展铺平道路

二、低空经济的政策导向与各地实践

1. 国家政策与制度加快推进,低空经济步入快速发展期

2. 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被定义经济新增长引擎

3. 各省地方政府积极布局,全国多地发力低空经济

4. 深圳依托良好产业基础,打造低空经济发展范例

三、我国低空经济基础现状

1. 通用航空企业数量规模仍然较小

2. 通用航空机场、机队规模持续增长

3. 通用航空机场分布,通航机场仍较少

4. 无人机个人用户占比超九成

5. 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历经二十余年,军民融合加快发展

6. 我国空域管理制度与国际接轨,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条件

7. 航空器适航取证为运行前提,国内eVTOL企业进度领先

四、低空经济产业链深度分析

1. 低空经济产业链:涵盖航空器研发制造、低空基础设施、飞行保障服务

2. 低空飞行:以无人机产业和通用航空产业为核心

3. 低空保障:基础设施亟待建设运营,专业服务发展保驾护航

五、“低空经济 ”模式催生各类应用场景

1. 应用场景展望:应急救援

2. 应用场景展望:航空消费

3. 应用场景展望:通航运输

4. 应用场景展望:传统作业

六、低空经济未来发展展望

1. 刺激通用航空整机市场发展

2. 新兴城市空中交通改变出行方式

3. 利好工业无人机、快递物流无人机发展

4. 带动航空复合材料应用

5. 有利低空智联网、空管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

七、当前低空经济发展风险与限制因素

第四讲:新能源全产业链篇

一、新能源行业发展现状

1. 当下新能源发展进展

2. 我国新能源的技术水平

3. 新能源市场概述

二、未来发展趋势

1. 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2. 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3. 新能源领域多元化

4. 新能源市场更加国际化

三、影响新能源发展的因素

1. 政策因素分析

2. 经济因素分析

3. 技术因素分析

4. 环境因素分析

5. 国际政治分析

四、新能源细分领域发展

1. 光伏全产业链发展

2. 风电全产业链发展

3. 储能全产业链发展

4. 充电桩全产业链发展

5. 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

五、新能源未来发展展望

1. 光伏行业:长期趋势向好,硅料产能逐步释放,下游需求逐季增长

2. 风电行业:关注海上风电发展及国内企业出口增量带来的估值提升机会

3. 储能领域:中美欧三大市场齐爆发,储能迎来黄金发展期

4. 新能源汽车:中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的出海之路

5. 充电桩: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高增长后的刚需新基建

第五讲:生物医药全产业链篇

一、创新药产业链

1. 我国创新药发展环境

1)特殊审批管理条例

2)先行区政策

3)医保政策

2. 全球及我国创新药行业现状分析

1)全球创新药发展现状

2)我国创新药发展现状

3. 创新药底层驱动因素及未来研究方向

1)老龄化相关的退行性疾病

2)城镇化相关疾病

3)肿瘤

4. 创新药的重点公司

5. 创新药的未来发展

二、医疗器械产业链

1. 行业基础认知

1)按产品特性分为四类

2)按风险程度分为三类

3)注册审批流程及周期

2. 行业现状

1)我国已初步形成三大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

2)行业整体天花板较高,增速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3. 产业链布局及细分领域分析

1)产业链概述

2)医疗设备细分领域分析

3)体外诊断细分领域分析

4. 新医改对医疗器械领域的影响

5. 未来发展展望

三、中药产业链

1. 中药产业政策分析

1)供给端:加快中药创新药上市

2)支付端:医保准入与集采,政策利好明显

3)需求端:中治率与 DRG/DIP 利好中医医疗服务机构需求

4)集采:中成药集采相对温和,**品种表现较好

2. 中药产业行业特点

1)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道疾病是中成药主要适应症

2)零售市场消化系统和心脑血管用药保持高速增长

3)细分赛道头部产品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4)基层医疗机构和渠道的中成药占比高

3. 中药产业链分析

4.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保密配方的品牌中药具有更高的竞争壁垒

2)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结束,未来市场广阔

3)OTC 终端渠道可以平滑集采降价影响

4)偏消费类中药具有一定政策避风港的功效

5)新冠预防治疗相关中药

第六讲:数字经济产业篇

一、数字经济——颠覆全球格局,创造全新机遇

1. 数字经济推动产业升级,为经济发展创造新增量

1)何为数字经济

2)数字经济的构成2大板块

3)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

2. 政策支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把握产业变革新机遇

1)重点政策梳理

3. 数字经济创造的经济价值将超过以前任何一轮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历程

2)以数字经济为主要标识的产业变革

4. 中美数字经济的“道”与“谋”

1)美国数字经济的发展

2)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

5. 人工智能将成为数字经济的核心

1) 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经济中拥有重要地位

2) 数字经济正在加速变革传统经济模式

3) 人工智能在传统经济、新兴经济、数字经济的推动作用

4) 数字经济将突破传统资源禀赋限制

5) 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浪潮

二、数字经济——以半导体为基石,AI 驱动数字经济发展

1. 半导体作为数字经济的底层基础,将受益数字经济的大力发展

1)数字经济核心技术迭代是依赖于硬件端技术进步

2)半导体行业的“摩尔定律”始终推动数字产业不断迭代进步

3)技术进步推动算力成本指数下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

4)计算能力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力

5)多领域智能化需求升级,终端形态多样化发展

6)行业数轮周期轮动,新需求带动行业快速发展

7)供需错配是造成半导体行业呈现周期性的核心原因

2. AI 技术发展处于爆发窗口期,AI 推动生产力快速提升

1)AI 产业发展经历 70 年,目前处于行业爆发窗口期。

2)AI 推进第四次工业革命进程,AI 技术逐步成为生产力工具。

3)AI 对于信息的处理,算法为其核心能力。

4)AI 融合需求快速提升,利用算法灵活性自主发现数据。

5)多模态数据的应用痛点涉及到数据对齐、融合、检索和生成、时序处理以及多模态交互等方面

3. 算力——供需缺口加大,国产化大势所趋

1)人工智能产业链按照上下游可以分三层;

2)模型高速迭代,对于模型参数量的需求逐步增大;

3)算力的发展成为了人工智能系统快速发展的核心要素;

4)对人工智能特定硬件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5)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增长,对算力需求提升持续爆发,产业链环节持续受益。

4. 存力——供需格局改善,AI 需求推动新周期

1)存储行业市场规模超千亿,是半导体产业的主要细分市场。

2)从存储芯片来看,当前处于第五轮周期起点。

3)供需关系的错配始终是存储市场造成周期的主要原因。

4)供给端减产持续,供应缺口预期在 24Q2 到来。

5)大算力需求持续增长,存储芯片需求持续升级。

6)HBM 需求预计未来 4 年复合增长将近 35%。

三、数字经济——大模型从云端到终端,终端硬件迎来智能化变革

1. 多模态大模型快速渗透,AI从云端走向边缘端

1)多模态大模型快速渗透。

2)不同的模型对六种不同能力的需求。

3)大模型演化路径

4)AI 大模型渗透趋势

2. 终端 AI 化,智能硬件迎来变革

1)当下全球正在发生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2)中国边缘计算市场规模

3)手机是边缘 AI 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数字经济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占 GDP 比重持续提升

1)半导体产业链情况

2)全球半导体市场产业变迁,国内设计公司逐步崛起

3)我国半导体领域带来主要投资机遇。

4)芯片的产品分类及特征

其他产业链投资逻辑分析(根据需求定制)

课程总结



上一篇: 电信运营商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保密培训 下一篇:转型升级:智能制造实战

下载课纲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