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诺达名师!
客服热线:18898361497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务管理 > 上市辅导 > 上市公司、国有企业市值管理与资本运作

来寂则

上市公司、国有企业市值管理与资本运作

来寂则 / 宏观经济&资本运营实战专家

课程价格: 具体课酬和讲师商量确定

常驻地: 深圳

预定该课 下载课纲

咨 / 询 / 热 / 线 18898361497

在线咨询

课程大纲

课程背景:

所谓市值管理与资本运作,即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市值信号,综合运用多种科学合规的价值经营方法,达到公司价值创造**大化、价值实现**优化的战略管理行为。市值管理与资本运作是推动上市公司实体经营与资本运营良性互动的重要手段。市值管理与资本运作的核心是价值管理,是价值创造与股东价值实现;目标是追求可持续的上市公司市值**大化;其本质是一种长效战略管理机制。

市值管理与资本运作的核心内涵,就是不断优化和扩大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以实现市值提升。实现路径**是**经营业绩的提升而促使股价上升,那么所有股东的市场价值就得到了相应的提升。第二个路径是**多种方式不断扩大公司的资产规模。在这方面,需要特别注意资产质量和经营业绩的匹配关系,避免盲目追求规模导致经营质量下降和股价中枢走低,否则就可能会对市场价值产生负面影响,严重的甚至会拖累公司失去融资资格,经营问题的累积也会导致被迫退市的极端情形。

市值管理与资本运作是现代上市公司治理、运作的新理念。市值管理与资本运作衡量上市公司实力大小的一个新标杆;是考核经理层绩效好坏的一个新标杆;是决定上市公司收购与反收购能力强弱的一个新标杆;是决定上市公司融资成本高低的一个新标杆;是决定投资者财富大小的一个新标杆;是衡量一个国家资本市场乃至经济实力的一个新标杆。

本课程从市值管理概念到路径,从资本运作平台到工具,并引用了大量的完整案例,剖析合规市值管理与资本运作的实务工作。

课程收益:

● 知晓本次新“国九条”及其配套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掌握市值管理的理念与方法,合规做到资本市场长期市值稳定提升● 学会资本运作的方式与工具,了解监管的**新趋势变化● 具有资本思维,完成从管资本到管资产的思维模式升级和实操认知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国有投控平台、上市公司或企业高层管理者、证券公司从业人员、会计师及律师等中介机构从业人员、基金行业从业人员、高净值客户及个人投资者

课程方式:课堂讲授 案例讲解 要点提炼

课程大纲

**讲:新“国九条”指引资本市场走向高质量发展

一、新“国九条”的总体要求

1. 五个“必须”的具体要求

2. 阶段目标的时间规划

二、具体八个方向的举措详解

1. 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

1)进一步完善发行上市制度

2)强化发行上市全链条责任

3)加大发行承销监管力度

2. 严格上市公司持续监管

1)加强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监管

2)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

3)全面完善减持规则体系

4)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

3. 加大退市监管力度

1)进一步严格强制退市标准

2)进一步畅通多元退市渠道

3)进一步削减“壳”资源价值

4)进一步强化退市监管

4. 加强证券、基金机构监管,推动行业回归本源、做优做强

1)推动证券基金机构高质量发展

2)积极培育良好的行业文化和投资文化

5. 加强交易监管,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1)促进市场平稳运行

2)加强交易监管

3)健全预期管理机制

6. 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持续壮大长期投资力量

7.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

1)着力做好“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2)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3)坚持统筹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和安全

8. 推动形成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1)推动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大幅提升违法违规成本

2)加大对证券期货违法犯罪的联合打击力度

3)深化央地、部际协调联动

4)打造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监管铁军

三、对资本市场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

1. 着重解决资本市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2. 促A股从“融资市”转型“投资市”

3. 壳价值衰退,打破上市公司“不破金身”

4. 疏通退市环节,“良币”价值强化

5. “中特估”的估值重塑与国企市值管理

第二讲:上市公司、国有企业市值管理篇

一、市值管理概述

1. 账面价值、内在价值和市场价值

1)账面价值——企业的净资产2)内在价值——企业的未来现金流折现

3)市场价值——投资者定价的企业价值

对比: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2. 价值创造、价值实现和价值经营

3. 市值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

1)市值=股价×股本

2)市值=税后净利润×市盈率

3)股价管理方式

4)股本的结构优化与总量扩张

5)市盈率的锚定与提升

6)税后净利润的拆解与规划

4. 资本价值**大化的意义与误区

误区一:只埋头做好内在价值管理不注重市场价值

误区二:将市值管理等同于股价管理——违法违规重灾区

二、市值管理之价值创造篇

1. 价值创造的基本逻辑

1)价值创造的3要素

2)价值创造的5内容

2. 设计商业模式的正确视角

1)以产品为中心的商业模式设计中重视的内容

2)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设计中重视的内容

3)以客户和利润为中心的设计逻辑

4)改变价值链设计的逻辑和方向

案例:现代价值链逻辑的企业设计实例——特斯拉

案例:现代价值链逻辑的企业设计实例——小米集团

案例:现代价值链逻辑的企业设计实例——戴尔公司

3. 价值创造和获取

1)价值获取的设计逻辑

2)不同视角下的利润模式

3)产品模式

4)渠道模式

5)组织模式

4. 定位业务范围

1)确定业务范围时的正确逻辑

2)资本市场认可的商业模式打造

3)商业模式创新的具体做法

4)商业模式的价值判断模型

三、市值管理之价值实现篇

1. 价值实现的两大基本途径

1)公司治理

2)4R管理

2. 价值实现的4R管理

1)IR(投资者关系管理)实操方法及案例:

2)AR(分析师关系)实操方法及案例:

3)MR(媒体关系)实操方法及案例:

4)RR(监管层关系)实操方法及案例:

3. 从信息披露到整合营销

1)在财务信息披露上做到充分和公允

2)强制性信息披露做到的规定动作

3)自愿性信息披露做好深度拓展和补充

4. 用好信息披露构建企业营销新渠道:从单项沟通到双向互动

1)双向互动沟通的目的

2)多层次的沟通渠道

3)双向互动沟通的方法

4)丰富多样的投资者活动

5. 从传统激励到股权激励

1)股权激励的作用

2)从激励到市值管理

3)适合市值管理的股权激励模式

4)基于市值管理的股权激励设计原则

5)从福利到市值管理的员工持股计划

6. 从项目投资到价值链塑造

1)项目投资的基本逻辑

2)国有资本的投资要求

3)围绕资本市场定位选择投资项目

四、市值管理之价值经营篇

1. 价值经营的基本逻辑

1)重视股市周期——牛市周期的六大策略

2)重视股市周期——熊市周期的六大策略

2. 价值经营的手段和方法

3. 产融结合的多股权投资运营和选择

1)产融结合多股权投资的意义

2)产融结合多股权投资的股权布局

3)多股权投资的决策原则

4)股权组合优化——投资前的风险评估与项目选择

5)投资中的价值考量因素

6)投资后的项目运营整合与管理

五、当前环境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三支利箭

**箭:分红——低息大环境下,长期高股息是吸引长期投资者重要手段

第二箭:回购——市场调整下,回购股票成为市值管理的重要工具

第三箭:增持——体现公司管理者为公司未来发展信心的重要信号

第三讲:全面注册制时代的资本运作

一、上市公司平台获取三大方式

方式一:全面注册制时代股改IPO上市要点详解

1)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2)各板块差异对比分析和上市板块选择

3)全面注册制改革下的改制上市变化

案例:大型集团企业改制上市的三个案例

4)IPO审核关注要点之关联交易

案例:关联交易被否情况及整改途径

5)IPO审核关注要点之同业竞争

案例:因同业竞争上市失败的案例与整改方法

6)IPO审核关注要点之其他关注问题

方式二:收购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要点详解

1)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新变化和趋势

2)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的五种方法及要点

方式三:重组上市

1)重组上市的具体定义

2)重组上市需要满足的四大条件

案例:大型国有企业重组上市案例分析

案例:民营企业重组上市案例分

二、资本运作五大工具详解

工具一:分拆上市

1)分拆上市的四大作用

2)分拆上市的发展历程

3)分拆上市的法规要求

案例:分拆上市的三大案例

工具二:并购重组

1)并购重组的证监会监管导向

2)并购重组的交易所监管导向

3)注册制改革下的并购重组变化

案例:招商局集团并购重组资产专业化整合

案例:港股上市公司吸收合并A股上市公司完成A股回归

工具三:上市公司再融资

1)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五种方式

2)当前的两种主流再融资模式

3)注册制改革下的再融资监管变化

案例:某龙头上市公司再融资引入战投

工具四:市场化债转股

1)债转股的市场发展进展

2)当前市场化债转股的三大难点

案例:华菱钢铁的债转股方案解析

案例:泰达股份债转股为子公司泰达环保引入股东

工具五:股权激励

1)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法规监管要求

2)上市公司常用股权激励工具——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

3)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

4)股权激励与员工持股计划的多维度对比

案例:海康威视的股权激励与市值提升

三、国有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与积极股东(非国有省略)

1. 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关于引入积极股东政策要求的解读

2. 关于积极股东的域外经验及中国资本市场实践

1)境外发达资本市场积极股东活动特点及作用

2)中国资本市场关于积极股东的相关规定

3)中国资本市场关于积极股东的市场实践

3. 国有上市公司引入积极股东案例

案例:宝钢包装混改引入积极股东

案例:东华科技混改引入积极股东

案例:山东金泰引入积极股东

4. 活跃的积极股东投资机构

案例:国新投资作为积极股东积极参与国企投资

课程总结

上一篇: 全面注册制时代IPO上市与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 下一篇:

我要预约

《上市公司、国有企业市值管理与资本运作》

已有35家企业预约

  • 相关案例

下载课纲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