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之道”
	二、“王道”与“霸道”
	三、 人性假设的误区
	四、法德管理内涵
	五、法德实践
	六、法德管理与博弈
	七、寓德于法,法德互补
	 
	1、《大学》之道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剑道);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自天子到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朱熹:《大学》是为学的纲领与流程;是修身与管理的框架(开放型)。
	2、英国圣公会主教的墓志铭
	 
	二、 “霸道” 与“王道” 
	1、荀子的预言
	2、“霸道”:法家
	3、“王道”:儒家
	4、王霸之道(王者之道):
	 阴法阳儒
	 王霸杂用
	 
	三、“人性假设”的误区 
	1、人性的假设误区
	 管理与养兔
	 以“人性假设”建构起来的理论体系的局限性
	 现实企业管理的困惑,可以从传统的“德”、“法”所构成的两极坐标中找到案。
	2、法德内涵:
	 法:法律、各项规章制度与平等意识等。
	 德:礼仪,诚信、友爱、等人文精神;教育、培训。
	 
	四、法德实践——传统中国的“法德”实践与现代企业文化管理思潮的兴起 
	 1、传统中国的法德实践
	 先秦
	 周族取代殷商
	 晋国的两度强盛与韩魏赵分晋
	 田氏家量出量入与“公弃其民”
	 鲁国君客死-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
	 秦国兴衰:“法”与“德”谁可无敌?
	 荀子的预言与“儒法并重,以法为主”
	 汉代的“王霸杂用”“阴法阳儒”
	 法德合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自律发展的深刻规律。
	2、“组织文化”管理思潮兴起
	 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于美国
	 美日比较管理—企业文化—组织文化
	 日本企业之所以成功主要是日本把企业现代管理方法与传统的日本文化结起来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
	 “制度”与“文化”的合流与“法”“德”的合流;
	 文化与“德”的异同。
	 “人本管理”与“人性化管理”
	 1985年起有关管理文化的研究已经从分析阶段转向系统的文化理论研究段。
	 
	五、法德博弈—中西文明的困境与解 
	 从博弈看法德的局限性
	 “以德报怨”
	 “仁者无敌”是趋势不是策略
	 一报还一报:
	 善良性、报复性、宽容性、清晰性
	 良性互动
	 “怨怨相报”——一报还一报的局限性
	 “以直报怨”
	 法德管理(人性解角度)
	 
	六、寓德于法  法德互补 
	1、法德管理的境界-山中无人,花开鸟啼
	2“德治”误区
	 “仁与不仁也”
	 “瘦羊博士”伪规则--用教化代替制度化
	3、“法治”误区
	 给青蛙蝎子上一课
	4、寓德于法--仁慈的船主
	5、法德管理案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6、法德互补(可用古老的太极图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