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诺达名师!
客服热线:18898361497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智慧 > 传统文化 > 聚焦主责主业 做好监督全覆盖

杨丽萍

聚焦主责主业 做好监督全覆盖

杨丽萍 / 党建党务实战专家

课程价格: 具体课酬和讲师商量确定

常驻地: 葫芦岛

预定该课 下载课纲

咨 / 询 / 热 / 线 18898361497

在线咨询

课程大纲

课程背景:

1月8日,****出席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他连续第12次在新年伊始的中央纪委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新征程反腐败斗争,必须在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上持续发力、纵深推进。总的要求是,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施治,不断拓展反腐败斗争深度广度,对症下药、精准施治、多措并举,让反复发作的老问题逐渐减少,让新出现的问题难以蔓延,推动防范和治理腐败问题常态化、长效化。

如何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经过新时代十年坚持不懈的强力反腐,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形式依然严峻复杂。我们对反腐败斗争的新情况新动向要有清醒的认识,对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要有清醒的认识,各级党委要切实强化对反腐败斗争全过程领导,动真碰硬抓好问题整改。纪委监委作为专责机关,要更加主动担起责任,有力有效协助党委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整合反腐败全链条力量。

所以,我们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和纪检工作人员要在不敢腐上持续加压,始终保持零容忍的震慑不变;要在不能腐上深化拓展,前移反腐关口,深化源头治理,加强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健全防治腐败滋生蔓延的体制机制;要在不想腐上巩固提升,更加注重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我们纪检工作人员就要努力构建全方位的立体监督体系,让广大群众参与到监督中来。纪检监察干部也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掌握纪检监察工作的基本原则、方针、政策和方法,总结以往线下监督经验,更深地拓展“下沉式”监督、“嵌入式”监督和“点穴式”监督,打通监督**后一公里。当下纪检工作人员更要努力创新监督的方式和渠道拓展网络监督,把“云监督”作为一种新的监督的方式,做好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实现“线上 线下”齐发力、双频共振的方式开展更为有效的立体监督方式,打通**后一公里的**后一百米,从而做到一刻不停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打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课程收益:

● 本课程**对**重要讲话内容简单的学习,掌握三次全会精髓

● **对《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23版)》的分析解读,使纪检干部知晓哪些是共产党员的道德高度,哪些是行为底线,从而更好地指导工作,在工作中实现全面监督

● 纪检委员发挥“四员”的作用,使教育、监督、惩治实现更好的结合,从而做实基层的监督工作

● 结合中心工作内容,阐述“嵌入式”、“下沉式”和“点穴式”监督的实际运用,实现监督的全面覆盖,从而打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党风、政风

● 多种监督方式结合,特别做好审计监督,形成监督合力,构建大监督格局

课程时间:0. 5-1天(6H/天)

课程对象:企事业专兼职纪检工作人员

课程方式:理论讲解 视频播放 案例分析 互动点评

课程大纲

**讲:深学细悟笃行党的创新理论,以政治监督为重点

一、聚焦“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

1. 站位更高,把牢政治方向

2. 落点更准,突出“关键少数”

3. 方式更活,推进常态长效

二、聚焦国之大者,强化政治监督,做好新形势下巡视巡察工作

1. 突出政治监督:紧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加强监督,重点检查**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贯彻落实情况

2. 抓住关键重点

1)紧抓重点问题,把握被巡察单位的性质和特点,找准其在纪律、作风、廉政、选人用人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一针见血、直指要害

2)紧抓重点人,加强对“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执行民主集中制等情况的监督坚持

3)紧抓重点事,聚焦败坏党和政府形象、影响基础改革发展稳定、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盯紧“三重一大”方面的问题

4)把住“线”,围绕政治、组织、廉洁、群众、工作、生活“六大纪律”红线,积极拓宽发现问题的渠道和途径,真实准确掌握问题线索

3. 聚焦“国之大者”,着力发现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4. 强化成果运用。抓好问题整改,落实好责任

三、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

1. “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重点五个强化

2. 增强“三个自觉”

3. 突出“三个监督重点”

4. 开好“三个会议”

5. 防控“三个风险点”

6. 坚持“三个常态化”

7. 创新“三项监督机制”

四、加强政治监督,体现监督的“硬度”,防止“一把手”变成“一霸手”

1. 上级的监督

2. 巡视巡察的监督

3. 述职述廉的监督

4. 民主生活会监督

五、学《准则》悟境界,学《条例》知底线,做好“六大纪律”的监督

1.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用《准则》作为道德标准衡量党员

2. 结合案例实际,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警示共产党员和关键少数人员切实遵守行为底线。

案例剖析:抛出典型案例,逐条解读《条例》中各条款,使学员更加深刻认识到《条例》是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严格遵守的行为底线。作为纪检监察工作人员认真对照《条例》严格监督约束党员、领导干部

——**观看视频材料,分析六大纪律重要条款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警示作用,使纪检工作人员结合实际工作有章可循

六、突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做好党建工作开展情况的监督

第二讲:融入中心工作抓监督,落在日常、落在实处,从严管理,常长结合

一、聚焦工作重点环节监督,提升监督能力和水平

——强化党内监督,重在日常,贵在有恒。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中见常态,见长效,做到真管真严、常管长严。要用纪律和规矩管住大多数,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1. 盯紧“关键少数”

2. 盯准“关键岗位”

3. 管好“大多数”

4. 设立监督“探头”

1)对“微腐败”,拒绝暧昧

2)**“纪律检查建议书”和“监督建议书”

3)设立“监督平台”

5. 多种方式监督融入中心工作

1)“下沉式监督”,纪检工作人员深入中心工作,确保工作流程合规操作

2)“嵌入式监督”基层纪检委员融入中心工作,体现“一岗双责”

3)“织密监督网”,形成三级监督网,堵塞权力寻租空间

4)“点穴式监督”,更加突出监督的针对性和精准性

6. 把监督贯穿管理过程的始终,形成智能化监督体系

1)强化流程监督,推动事中常态监督

2)强化红线意识,落实事后重点督查

3)做好全流程各环节的警示教育

4)完善全流程各环节的制度管理

7. 纪检人员发挥“四员”作用,确保发挥监督实效,打通从严治党**后一公里

1)当好宣传员

——进行全员的廉洁教育,为支部党员敲警钟、打预防针,树立底线意识

2)当好监督员

——对重大事项决策监督、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3)当好联络员

——及时反馈信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

4)当好建议员

——将监督检查工作中收集、发现的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

——对管理过程中的一些领导干部或者是管理人员的“微腐败”、工作中暴露、表现出来的一些事项、管理工作中的一些疏漏等事项,**内部“监督平台”加强管理,使监督和管理工作增加一双“千里眼”

二、采取多种监督手段,形成网络化监督监督

1. 深入业务知识学习,体现“温度”。做到知晓率100%,切实掌握业务工作中的廉洁风险点;

2. 剖析案例,体现“深度”。对关键少数的教育入脑入心

3. 结合实际工作,纪检工作人员开展“下沉式”监督和“嵌入式”监督,工作中发挥党支部纪检委员的监督作用,织密监督网,确保监督取得实效。督促签订三级“承诺书”,与供应商签订“协议书”,体现“硬度”

4. 开展谈心谈话活动,体现“精度”(精准化、精细化),即“点穴式监督”。结合实际工作,运用好监督的“四种形态”

三、综合、精准运用监督“四种形态”抓早抓小,确保监督实效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关于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

1. **种形态,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

2. 第二种形态,让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

3. 第三种形态,让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

4. 第四种形态,发挥震慑功能,防止查不胜查

根据《纪律处分条例(2023版)》对“四种形态”修订的内容进行解读说明

小结:“四种形态”环环相扣,前者是后者的堤坝,后者是对前者的震慑;前一道堤坝筑的越牢,滑向后者的人数自然就会越来越少;后一种问题查处的越是及时坚决,就越能形成“不敢腐”的威慑

第三讲:运用多种方式的监督,发挥“六位一体”的监督合力

一、加强党内四种方式的监督,发挥政治监督的优势

1. 巡视巡察的监督

2. 派驻监督

3. 监察监督

4. 纪律监督

二、加强国家监督,打造监督的“四梁八柱”

1. 司法监督

2. 人大监督

3. 民主监督

4. 审计监督

5. 财物监督

6. 行政监督

7. 群众监督

8. 舆论监督

三、做好审计监督,形成监督合力

1. 增强职责定位互补性

2. 增强专长的互补性

3. 增强成果运用互补性

四、加强日常监督,实现监督常态化、长效化

——运用七种方式加强日常监督,把功夫做在日常、做在经常,体现监督的常态化、长效化

1. 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2. 广泛听取汇报

3. 谈心谈话

4. 查阅资料

5. 沟通情况

6. 实地调查

7. 分析研判

总结:党员领导干部要信守行为准则,认真学习两个《条例》,经得住金钱和物质利益的各种考验,做到不突破“红线”,不向上攀比,不心存侥幸。纪检工作人员**对两个《条例》的学习,使反腐教育更有依据和抓手,更好融入中心工作做好全流程、全过程的监督,形成智能化纪检监督体系,确保中心工作合规操作,堵塞权力寻租空间,确保各环节从业人员合规履职。

上一篇: 以严明的纪律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下一篇:廉洁文化——学习贯彻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

下载课纲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