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诺达名师!
客服热线:18898361497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务管理 > 财务控制 > 新时期商业银行舆情风险的识别、防控与处理

牛箐

新时期商业银行舆情风险的识别、防控与处理

牛箐 / 中国银行业明星大堂经...

课程价格: 具体课酬和讲师商量确定

常驻地: 沈阳

预定该课 下载课纲

咨 / 询 / 热 / 线 18898361497

在线咨询

课程大纲

【课程背景】

   目前,我国处在互联网发展波澜壮阔的时代,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也正向移动互联网转型,这促使舆情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幅提升,银行业舆情事件也步入高发期。有效的借鉴国内和国外银行业的舆情风险案例,探索舆情风险管理的新模式和新方法,是当前我国银行业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

【课程老师】

   牛老师

【课程时间】

12课时(2天)

【课程对象】

一线员工(大堂经理、理财经理、客户经理、营销经理)

营业网点负责人(支行行长、主管服务的相关负责人)

各条线的相关领导(办公室、个金、对公、工会、渠道部、品牌管理部、规划部)

【课程目标】

1、了解银行业舆情风险的成因;

2、洞悉银行业处理舆情风险的关键环节;

3、提示银行防控舆情风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和困境;

4、解析国内外银行业处理舆情风险的成功案例;

5、展望未来银行业舆情风险的发展趋势。

【课程大纲】

一、当前我国银行业舆情风险频发的大背景分析

1、信息传播渠道扩张

2、弱势群体引发共鸣

3、公众意识快速觉醒

4、社会阶层变革加速

5、银行面对重大挑战

6、政府转型不断发力

二、银行业舆情风险的11大主要诱因(配11个案例讲解)

1、合作伙伴:盛京银行对待员工事件

2、发生金融犯罪案件:巴林银行的日本日经指数期货操作失败

3、银行内部问题:信孚银行新员工教育事件

4、行政机关的负面评价:花旗集团(日本子公司)违反了日本的银行法

5、民法诉讼:长沙银行的理财产品诉讼事件

6、权威机构评级降低:西班牙银行被降低评级引发客户恐慌

   7、新闻媒体的负面报道:衡阳城商行员工的不实新闻传闻造成以讹传讹

   8、突发意外事件:民生银行回应员工自杀事件的声明

   9、连带关系纠纷:渤海银行的过桥贷款事件

   10、信用核心崩塌:安然事件引发J.P摩根和花旗集团信用风险

   11、关键人物出问题:斯坦福涉嫌欺诈失踪引发拉美储户挤兑潮

三、舆情风险井喷的9大深层次原因分析(配9个案例讲解)

1、风险防范整体意识薄弱:总分支的认知层面存在错位

2、从业人员素质层次不齐:工商银行的员工打牌事件

3、层级文化建设严重滞后:风险文化植入滞后

4、业务话术表达存在漏洞:某行存在销售话术的缺陷

5、衔接政府部门方法不当:对文明办、市民热线、工会等沟通不畅

6、应对媒体行业缺乏举措:对财经类、主流媒体不够了解

7、防止客诉升级能力不够:应对客户投诉没有创新思维

8、缺少专业系统培训导入:舆情的识别和处理缺少专业指导

9、外部舆情监测程度较差:外界信息链接不到位

四、业务运营条线可能触发的12个舆情风险点解析

1、代客户保管现金、存单(折)、卡、有价证券、身份证原件(复印件)等重要物品

2、违规代客户办理业务

3、使用本人或他人账户过渡银行、客户资金

4、存在不合理兼职或互控权限一人掌握

5、网点负责人、综合柜员、客户经理临柜办理业务

6、柜员当班期间为个人办理业务

7、单人临柜

8、在无真实业务记录的凭证、空白业务合同和空白业务协议上加盖业务印章或公章

9、擅自关闭监控录像的,擅自删除部分监控录像内容

10、办理业务未按规定录入系统账外经营或其他方式体外循环的

11、柜员未经审批擅自对客户账户进行取消、冲正、止付、冻结、解冻结等特殊操作

12、私自外设终端或现金区外办理存取款、转账等业务

五、厅堂服务中可能触发的11个舆情风险点解析(配11个案例讲解)

1、保洁侵犯客户隐私(吉林某城商行)

2、保安提供违规服务(长沙某农商行代办业务、安检不到位)

3、风险提示标识缺失(青海某城商行厅堂结构对客户造成风险)

4、服务标准因人而异(福建某股份制银行差别对待客户)

5、服务细节注意不足(广西某国有银行造成客户投诉)

6、突发事件应对不当(沈阳某股份制银行应急预案执行不力)

7、电信诈骗疏于防范(新疆某股份制银行风险辨识较弱)

8、厅堂服务顾此失彼(黑龙江某城商行客户投诉处理不当)

9、抗拒检查态度消极(辽宁某股份制银行冷漠上级督察)

10、特殊人群关爱不够(内蒙古某国有银行忽视社会责任履行)

11、投诉反馈时有时无(山东某邮储银行反馈有瑕疵)

六、外拓服务中可能触发的9个舆情风险点解析(配9个案例讲解)

1、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集中宣传中存在表达不准确问题

2、614信用日:专项宣传中主题不鲜明

3、金融知识进万家:普惠宣传中存在形式主义

4、节庆活动日:精准宣传中存在过度营销

5、客户活动日:常规宣传中忽视安全隐患

6、公益活动日:大众宣传中存在操作失误

7、日常营销日:定点宣传存在过份放大

8、客户开放日:专案宣传涉嫌虚假陈诺

9、媒体接待日:特色宣传涉及虚构事实

七、应对舆情风险应提升的10大对内举措(配案例讲解)

1、强化组织领导

2、落实监测报告制度

3、完善快速应对机制

4、加强网上舆论引导

5、加强网上宣传

6、善用新媒体平台

7、建立健全协作机制

8、建立工作考评机制

9、加强全面声誉风险管理

10、切实发挥舆情监督作用

八、应对舆情风险的10大对外举措

1、积极、妥善面对舆论

2、公开透明,信息公开

3、迅速、适时回应舆情

4、速报事实,慎报原因,谨慎定性

5、鼓励“在地议题”

6、善用“切割”战术

7、积极发展“盟友”

8、利用网络互动规律

9、谨慎言行

10、尝试建立自媒体

九、总结与展望

上一篇: 非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实用管理与操作手法 下一篇:企业税收筹划与风险防控

我要预约

《新时期商业银行舆情风险的识别、防控与处理》

已有35家企业预约

下载课纲

X
""